玄参表示没吃到瓜特别遗憾,甚至他现在高僧的形象都不允许他在背后“蛐蛐”,最后只能一脸无奈地离开了“瓜田”。
这次刚回到少林寺,萧锋就来告辞了,他本来是接到了药王谷大会的请柬才再次到中原来的,如今离家已经将近一年,是时候回家了。
玄参自然没有阻拦的道理,给他准备了一大批丹药,尤其是针对小孩子的丹药后,就让他走了。
接下来他要忙起来了。
先把慧聪提溜过来,记为亲传弟子。那小子自知武功提升艰难后反而对佛法的感悟更深了一层,要不是玄参有言在先,他已经被证道院的玄澄师兄要过去了。
不过很显然,慧聪还是对炼药更感兴趣,听说要给玄参打下手,挑战的还是已经失传的大还丹后,当下就包袱款款地搬到了药王院,一口一个师父叫得别提多勤快。
因为前期准备充分,炼药的进展还算不错,为了更好地掌握火候,玄参甚至把蜂窝煤和煤炉给“蝴蝶”出来了。
然后就被雇来干活的佃户们发现了,得到允许后,一传十十传百的,迅速推广了开来,倒使得少林和他的名声都更上了一层楼。
等玄参终于炼成大还丹,并且经其他几个师兄验证有效后,他心心念念的水晶“炼丹炉”也终于到手了。
可惜随同到来的还有请玄参高僧入京为天子讲经的旨意。
一众僧人都为此担忧不已,玄参反而很放松,听说皇家书库广收天下文学,也不知道他此去有没有机会进去看看,说不定“一朝顿悟”,成为黄裳第二也不一定。
大盛承平二十三年,玄参五十六岁,奉诏入京,除讲经外,从不与外人交,因此深受信任,三年后就求得了入皇家书库借阅书籍的资格。
玄参倾心于此,耗时十数年,从中搜寻、整理出诸多失传药方药典,并请旨颁行天下。
二十八年后,玄参八十四岁,恰逢新帝登基,以年老致辞,数留不中,厚赐而返。
再回少林,住到自己熟悉的禅房,看着同样满脸皱纹的慧聪,玄参终于放松了下来。
老皇帝只有新帝一个儿子,新帝却有足足七八个儿子呐!他们年纪又相近,都已经十来岁了。眼看京城就要变成斗兽场,他可没有给人陪葬的嗜好。
寺里玄字辈的师兄已经没几个了,参作为寥寥无几的太上长老,每天念念经、发发呆、打打坐、发发呆、散散步、发发呆……每天过得不要太惬意。
他回寺半年多后,听到消息的萧锋就带着年轻版的自己来拜访了,那是他的大儿子,名叫萧恒,看到他的第一眼,玄参就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萧锋。
故人相见,自然有很多话要说,这些年,自从萧远山身故后,他们家就没人在军队任职了,在军队里的影响力自然也一日不如一日。
好在他们萧氏是个大部落,整体实力依旧是第一等的,他们父子才能如此轻易地越过国界,来少林拜访。
玄参对此也是默然无语。
他早就看出来了,两国之间,战争是无可避免的,萧锋现在说得轻松,但真到了兵戎相见的时候,他这个大高手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两人不能久留,告辞的时候,玄参还是没有忍住,除了各种治病救人的丹药,还把自己名下的4粒大还丹都给了萧锋。
这种丹药平时服用,可以慢慢吸收提升修为,但一旦到了危急关头,也是可以当做“狂暴剂”来使用的。
这二十八年来,他每3年都可以有一颗大还丹的份额,其中前5颗他都给慧聪了,剩下的4颗还是慧聪自己有资格了,坚决不要了,才留下的。
--自从清楚自己资质不行后,他对武功的精进就不再看中了。
玄参细细嘱咐了萧锋半天有关大还丹的注意事项,才把依依不舍的两人送走。
站在山门外,看着渐行渐远的两人背影,他难得伤感起来,此一别,不知下次还有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