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心蕊本来病就好了,又吃了一顿大餐,最后一丝病气也没了,还天公作美不用再去地里,快乐的小咸鱼又回来了。
吃完饭,她和顾青舟一块儿洗碗。
“刘叔他们两个,以前都在这里干过活,几乎是看着我长大的,差不多把我当儿子看。”顾青舟说。
“看出来了。”姜心蕊说,“今天这饭吃得真热闹啊。”
顾青舟想起来,也忍不住笑。
他以前习惯了饭桌上摆满名贵菜肴,但谁也不会把心思放在那些菜上,全是明争暗斗,句句机锋,可是在这里,一盆鸡汤,就能让大家快乐而温暖。
“一时也不知道究竟是那时的生活更好,还是现在的生活更好了。”
姜心蕊想了想,她好像也不能断言,在豪华大别墅里的生活比现在好。
在这里,快乐是简单的,也是真切的。
暂且不说那些,受了刘家夫妻这么多恩惠,她心里想改进灌溉方式的念头愈发强烈。
“你觉得,这里要是挖井怎么样?”姜心蕊说出自己的想法,“给那些地划分范围,每隔多远就挖一口井,这样就算干旱,从井里打水灌溉也方便多了。我们要是在院子里也挖一口井,你就不用每天都去挑水回来了。”
顾青舟肯定地点头:“说得很对,但你猜,这里为什么一口井都没有?”
“为什么?”姜心蕊一听到这个句式,心里就有种不妙的预感。
“估计这里的地质就出不了水。”顾青舟拍拍她的头,“要是可以,前人早就挖了。”
顾青舟脑子灵活,他的话,姜心蕊向来是信服的,但她今天难得想质疑一下:“估计的意思是,你也不敢肯定。”
“不能百分百肯定,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吧。”碗洗好了,他擦干手,松弛地靠着洗碗池站立。
在这样一栋颇具年代感的老房子里,他硬是站出了大家少爷的非凡气质。
姜心蕊顿了顿,给自己洗脑,不能被他的气势唬住:“也就是说,这里其实是有可能打井的,百分之一的可能也是可能。”
顾青舟难得见她这么认真地要反驳自己的观点,笑道:“你这么说也没错,毕竟我不懂地质,只是从常理来推断。”
姜心蕊知道他这么推断完全符合逻辑,可是她暂时想不到别的办法:“我也不懂地质,但是我想试一试。”
“那就试试。”顾青舟没打击她的积极性,“正好不用搬水了,婶儿他们这两天应该能空一些,明天我们就去找他们问问。”
“嗯。”
第二天他们就真的去了。
刘福山听到他们的来意,坐下来,叹气:“咋会没想过打井呢,可是我们这儿,不出水。”
原来大家曾经计划挖一口五米深的井,没想到这里的地质比想象中更硬,挖到一米之后,就有很多石头。
可是实在缺水,大家便不计万难,硬着头皮往下挖。
通常能出水的地方,三米就能出水了,当大家挖到三米,却不见半滴水时,都是说不出的失望。
但原本就定了要挖五米的,他们就又自我安慰着,或许更深就能有水了呢,又继续往下挖。
很可惜,他们挖到了五米,还是没有水。
小溪村只能放弃了挖井。
姜心蕊听着,都感受到了当时大家齐心协力挖井却不见水的遗憾,又忍不住抱有一点希望:“五米没水,也许六米就有了呢?”
刘福山看了她一眼,苦笑着说:“大家都走了之后,我又连着好多个晚上自己一个人去挖,一直挖到了六米深。”
结果不言而喻。
六米深也没水。
“小姜啊,你能想着小溪村,叔谢谢你,不过这井就算了。”刘福山和蔼地说,古铜色的脸上,眼角有深深的皱纹。
离开刘家,姜心蕊咬了咬牙,对顾青舟说:“你先回去吧,我要去趟城里。”
“你去干嘛?”
“女孩子的事你别问。”
一句话把顾青舟给堵住,独自到城里去了。
她只是个文科生,研究水源什么的实在是不擅长,所以她决定去一趟书店,学习学习。
书店里种类有限,但好在这方面的书还是有。
她在书店里待了半天,背下好些确定地下水源的办法,一路反复背诵防止自己忘记,结果等她坐了公交车,再走了好几里路,回到小溪村时,别的都模糊不清了,只有一条印象深刻:
夏季早晚,蚊虫聚集成团处,可能有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