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姜亦桐,年十五,最好些咬文嚼字的东西,封钰霄偷偷评价他,书读的多了,人都变得死板了。
除了这五人,六皇子爱附庸风雅,但体弱,平日里都是个药不离身的药罐子,剩下的皇子都还离不开奶娘,自然不会去观礼。
萧尘策耐着性子听完,问到:“齐王此人如何?此次圣上派他出使北关,不知……”
他这么问,封钰霄自然不会觉得是有什么私情,只当他关心谈和之事,开口到:“这等大事,皇上自然不会只交给他,派了能臣去的。此次和谈,是平王与川王争来争去,皇上被烦的受不了了,才交给齐王的。”
萧尘策自然知道谈和一事派去皇子便是给北关面子了,去的无论是哪位皇子都有另外的主事人负责谈判,几位王爷争抢,不过是想要这个不出力还讨巧的活,增添政绩罢了。
他问这话,不过是想在多了解一些齐王,最好只能知道齐王与楚云昭之间有何关系。果然封钰霄对他并不设防,接着说到:“幸而是齐王去了,云昭这些日子才能清净些。”
他提起齐王就忍不住吐槽一番:“哎,我跟你说,齐王这个人,真是有够执着的。他……”话说到一半,他便收住了,“算了,你不爱听这些。”
萧尘策挑了挑眉,“打发时间罢了,不过你若不想说,我也不强求。”他想着,以曹悦薇的口气来说,齐王与楚云昭之间的关系好似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最起码她才来京城不到一年,都已经知道此事了。
封钰霄一想,反正这事知道的人不少,毕竟齐王做事也不藏着掖着,而且萧尘策是个可信的人,也不会出去胡说,他便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几年前,宫中公主选伴读,楚云昭被选上了,入国子监陪读。当时还是三皇子的齐王也在国子监读书,不知道怎么的,两人总是闹得不愉快。
据楚云昭所说,三皇子姜亦枫不知为何,总是喜欢偷藏她的文房四宝,喜欢拿书戳她。她自小在家中便是受宠的,当然受不了这气,当场便反击回去,为此与三皇子好一段时间相处的都不愉快。
后来还是威远侯心疼她,觉得她再宫中读书受尽委屈,去皇上那求了好几次,才把她“救”出来,楚云昭从国子监离开后,才到封氏族学里与封雨霏几人一同听课。
前两年,三皇子不知怎么想的,说国子监时那么惹人烦,是因为喜欢楚云昭,想得到她的注意力,谁知楚云昭离开国子监,他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明白当时的心意。
姜亦枫贵为皇子,楚云昭不好与他再起冲突,只好尽量避开他。可他时时“偶遇”楚云昭,有一段时间他约不到楚云昭出街游玩,就时不时的往威远候府里跑。
楚云昭实在是烦,顾不得他有什么身份,直截了当的拒绝了他,封钰霄还记得当时楚云昭说他:“这么长时间,我恨不得能时时躲开你还不够,非得把话说绝了才行,那我今日便与殿下说个明白,我对三皇子没什么男女之情,望三皇子日后自重,我们以后最好也不要相见。”
这点楚家的立场与楚云昭倒是一致,对齐王都是敬而远之的,无论是在皇上面前还是对外人时,都是拒绝齐王的。
可齐王自己不这么觉得,他觉得楚云昭还小,不懂什么是男女之情,况且感情可以慢慢培养,甚至说出了他心中永远有她这种话。
如今楚云昭不到一年就及笄了,齐王还没有放弃,这也是封清绫这么着急给她物色京中子弟的缘故。
最后他总结到:“要我说,云昭又不喜欢他,他还搞得满城风雨的,就是不想云昭嫁个好人家,居心叵测啊。”
萧尘策不解,“这般影响楚小姐的名誉,威远候府就没什么作为吗?”
这话封钰霄可就不爱听了,当即反驳到:“怎么没有,楚家和封家,遇到有人说此事就要澄清一遍,姑父姑母更是因为这事往宫里跑了好几趟。”
可姜亦枫毕竟是皇子,虽然楚怀城见到他一直没什么好脸色,但他一意如此,楚家也只能寄希望于齐王抓紧订下婚事,毕竟平王和川王弱冠之时没成婚也定下人家了。
萧尘策听到这也明白了,他想与楚云昭有点什么,必须先解决了三皇子,且不能如三皇子一般死缠烂打,楚家、楚云昭都不吃这套。
另外一边,楚云昭得了请帖,翻来覆去的看,她小声嘀咕到:“原来曹悦薇想要的就是这么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