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不知是不是这放钗的盒子里滴了花香精油,还能问到一股花香,更让它像是真的一般。
楚云昭感叹到:“雨霏表姐想必也费了一番心思,这物件我之前也没见过呢。”
文竹几人又摊开礼单看,旁人送的到没什么了,便早早收拾了歇下,明日一早楚云昭还得进宫谢恩呢。
翌日一早,楚云昭带着周忻和文竹到皇宫去,虽然她们两人入不了宫,但在宫门外等着倒也心安些。
萧尘玥亲自到来接她到太后宫中,她到的时候,太后还在抄写佛经。
不知是不是因为上了年纪,这些年太后越发爱在小佛堂里面呆着,萧尘玥也不时来太后宫中为她抄写佛经祈福。
今日是为谢恩,可楚云昭也明白,她能有太后亲自下懿旨的恩典,都得益于平宁长公主和萧尘玥。
太后已年过花甲,也是长寿之人,虽然头发花白,但浑身上下透露出的雍容华贵之感,必得是常年养尊处优才能积攒出来的。
楚云昭之前也宫中宴会上也远远见过几面,太后看上去是个慈祥的人,也许是这些年在宫中吃斋念佛,将她身上的凌厉感都抹去了,但是太后一说话,还是能感觉出不同。
“平宁那孩子和尘玥都说你是个伶俐的,想来你能得她们两人的青睐,也是有些真本事在身上的,如今得了县主的名号,也更好给旁的世家千金做表率才是。”
楚云昭及笄那日,萧尘玥正在太后宫中侍奉左右,自从中秋节的事情过去后,萧尘玥到太后宫中来的更频繁了。
当时太后也没准备亲自下懿旨,想着不过是送些赏赐也算是全了平宁长公主的面子。不过等楚云昭的表字传入宫中之时,她便改了主意。
楚昀景字承安,楚云昭字常乐。这只能说明威远候府的态度,只要小辈平安喜乐,不求出人头地。虽然楚昀景已经是名满京城的状元郎,楚怀城也不改当初之志。
“常乐是个好封号,威远侯给这个表字,自然是希望他女儿能够高高兴兴的,父母爱子之心无人不知啊。”
这是太后当时的原话,她说完,又问萧尘玥对楚云昭的看法,萧尘玥当时也没敢太偏帮,只说她不似平常千金端着架子只想着温婉有礼,颇有些少女伶俐之气。
太后听完便拟了旨送去威远候府,这才有她今日来谢恩一事。
“太后抬举,我不过及笄之年,平宁长公主婚姻美满,膝下又有褚阳伯风华绝代,她是京中贵女追求的典范。若是往近了说,同辈之中,长华公主才是各位世家千金的表率。”
长华公主本名姜怡思,是皇上膝下第一位公主,早几年已经出嫁。
虽然以楚云昭的年岁,与长华接触过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她这么说,无疑让太后十分高兴,皇家之女才是天下女子的榜样。
太后一高兴,又赏了好些首饰,才让人送她出宫。
后宫之中太后的宫院是处安静之所,但绝不偏僻,宫女领着楚云昭路过御花园的时候,远远瞧见吴轻然和曹悦薇一起,正被宫女引着往宫内去。
楚云昭虽然对宫中不甚熟悉,可刚好知道她们走的方向,那是全妃的宫殿,之前全妃寿辰摆宴的时候她刚来过。
苒子衿怀了龙胎,虽然如今封了嫔位,但是她之前是贵人的时候,一直住在全妃的宫内,两人关系也十分要好。
如今她变成苒嫔,虽然搬出去自立门户是迟早的事情,可对于全妃来说,全家可是江南第一刺史,在江南管事多年,有权有势有财。
苒家身份低微,苒子衿即使是嫔,即使怀了龙胎,也还是要依附于全妃。两人之间走动频繁在正常不过了。
如今齐王妃的位置定了下来,之前全妃的生辰宴也不是无用功,她十有八九已经在为齐王准备侧妃了。
苒嫔若想再与全妃关系更亲近,将吴轻然许配给齐王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不过是侧妃之位,全妃也未必舍不得。只是听说雅珠公主要在宫中住到出嫁,不知她知不知道此事。
不过这些事情如今都与楚云昭无关了,只要齐王不再纠缠,娶谁都是一样的。
楚云昭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回府后便接到萧尘策的帖子。说许是今年天好,马场旁的山茶花早早的开了,想带她去看看。
文竹见她看见信就笑,也知道她必定是会赴约的,“夫人特意交代,少夫人月份大了,少爷要留在府中照看,小姐也已经及笄了,若是小姐想去,带几个下人一起就行。”
楚云昭听了这话,连忙把信塞回信封里,欲盖弥彰的说到:“如今山茶花开的不盛,我却也能摘些混着叶片做茶,到时候给嫂子送去,也算是我的一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