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出国其实还是和秦知的项目,秦知涉猎广泛,且涉及很多的科技项目,不管是爷爷一手创办的隆达,还是沈经行在留学期间自立门户的定点,都或多或少和秦知有些商业往来。
这是沈经行非常重要的一个合作伙伴。
当然,沈经行对于秦知来说也是最完美的合作对象。
但是,他们之间的合同却一直没能签下来,原因很简单,秦知的老婆不喜欢沈经行。
真是荒谬的原因,沈经行每次听到这里都会这样想,商业场上哪里来的喜欢不喜欢,能带来长久的合作利益才是商业合作的核心,这个时候的沈经行,还非常不理解这样的行为,在他的心里,似乎没人能有这样的地位,因为个人喜恶让他放弃一项十全十美的合作。
飞机降落在A国,其实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是沈经行再次呼吸到这片土地上的空气时,却是陌生的感觉,他对这个国家的感情很复杂,他在这里经历了他的半个高中,整个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他学生时代最热烈的那几年全在这个国家里。
他在这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从刚开始的创业到现在城市中心升起的一座高楼,从开始的籍籍无名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商业奇才,科技新贵,这一段时间无疑是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经历。
但是再次到达这片土地,他的感受还是陌生。
因为同样,他也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辛苦的时间,从十六岁的少年时代到二十四岁的成功人士,这一路走来很多事,没人过问,没人关心,八年的时光里,孤独是他大部分的常态。
重回故地,种种感觉交织,他微微叹了口气,然后把自己完全投入到工作中去,处理方式和很多年前一样,没有时间就不会劳神。
突然,手机发出了一长串的消息提示音。
沈经行愣了愣,然后立马解锁,他担心国内的公司又出了什么事情。
但是都没有,这些消息全部来自于一个人,沈经行点了下最上面的头像,他一条条的翻着,从最下面翻到最上面,然后一条条的看。
--好的,注意安全,希望平安落地。
这是最开始的消息,过了半个小时才回,那个时候应该刚下课。
--你给我买了很多东西吗?赵叔说你准备了一整个行李箱。
这是九点五十,那个时候应该在赵叔的车上。
又过了半个小时。
--我看到了,谢谢你。
--我全都用的上,真的麻烦了,但是真的感谢。
--对了,今天早上走的时候,我的你的电脑包上挂了一个小苹果,不知道你发没发现?
沈经行立马去看自己的电脑包,在最外层的拉链处确实藏着一个很小的、很红很亮的苹果,只是被翻进了夹层里,沈经行一直没有发现。
--这是我之前自己捏的,今天早上看到你的包就挂上去了,可能有些冒昧,希望你不要嫌弃,它的寓意是平平安安。
沈经行又看了看包上的小挂件,那么小的一个苹果竟然还长了一张笑脸,着实有些幼稚,但是和他黑色的电脑包却似乎格外匹配。
再然后,就是最后一条消息。
--你下飞机了吗?
--如果可以,到了之后能告诉我一声吗?再次希望平安着陆。
半个小时前,真会掐点。
--到了,发现了,还不错。
手机上格外精简的话语和沈经行的心理活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沈经行放好手机,抬头,没想到今天这里的天气这么好,然后小苹果跟着电脑包叮叮当当的上了等在机场外面的商务车。
宋止研学的时间也越来越近,最后两天,张晨奕已经放弃了学习,每天一下课,就是规划行程,包括吃什么,买什么,拍什么,全部规划了一遍。
宋止则趁着这些时候,每天的晚饭时间也抽出来去看半半,这个时候半半已经完全恢复了,宋止会带着他一起在医院前面的公园玩,张晨奕每次都一起,有的时候,张晨奕开心,也会允许带上路誉。
这是宋止第一次旅行,第一次研学,第一次和朋友一起,甚至是第一次坐飞机,所有的事情都是第一次,这次研学的意义很难不被加深。
他和沈经行去的事一个国家,但却不是一个地方,他们之间的距离还需要快两个小时的飞机。
研学第一天,张晨奕简直像是脱缰的野马,用路誉的话来说,这精力简直堪比一只壮年哈士奇。
第一天,他们首先参观了A国的大学,体验了不同教育之间的差别,张晨奕左转转右转转,“这简直太好看了吧。”
“路誉,过来帮我拍照。”
“路誉,你能考上这里吗?如果可以,我每年都飞过来看你。”
“我不考。”
“为什么?叔叔不是给你准备留学的事了吗?不是接触这个学校了吗?”
“我在国内上。”
“嗯?为什么?你不从小就想来这个学校。”
“你别管。”
“切,以为我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