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校园里的凤凰花再度热烈盛放,像是在为毕业季奏响盛大的欢送曲。沈序和池漾身着学位服,帽穗从右拨到左,定格了学有所成的荣耀瞬间,顺利结束了大学时光。
在校数年,扎实的理论学习、丰富的实操历练,让两人羽翼渐丰;参与的诸多前沿科研项目,攻克的一个个关键难题,更是积攒下宝贵经验。而林晓、刘振华、苏启文、何云恺这几位导师,一路悉心指导、倾囊相授,见证他们的蜕变,满心欣慰之余,决心再助推一把。
几位导师牵头,联合 A 大校方,全力协助沈序和池漾搭建起 A 大附属研究所。选址定在校园一隅,静谧又便利,利于潜心钻研;崭新的实验楼拔地而起,内部规划科学合理,精密仪器陆续进场,量子计算设备、高端机械模拟装置、先进医疗检测器械应有尽有,放眼皆是科研“硬通货”。
人才招募阶段,凭借 A 大的金字招牌、导师们的业界威望,以及二人亮眼的学术成绩,吸引来一众优秀毕业生、行业资深专家加盟。新团队朝气蓬勃,专业领域多元互补,思维碰撞间,创新火花不断迸发。
研究所成立伊始,便承接了首个跨学科难题——研发智能医用纳米机器人。沈序统筹全局,凭借机械动力学功底设计机器人精巧结构;池漾主导纳米材料合成,融入量子技术精准操控;团队成员分工协作,攻克材料兼容性、信号传输、临床适配等关键问题。历经无数次实验、改良,初代样机成功问世,能精准定位病灶、靶向送药,成果一经发布,引得学界、业界瞩目。
往后,研究所声名渐起,成果频出,不仅为 A 大科研实力添砖加瓦,还频繁与外部机构合作,输送新技术、新理念,成了行业标杆。沈序和池漾初心不改,携手团队深耕前沿领域,怀揣热忱与专业,朝着未知一路进发,续写辉煌,回馈母校与恩师的期许。
相伴的旅程,专属的时光
盛夏的余热还未完全褪去,轻柔的风拂过,带着丝丝缕缕的闲适与惬意。沈序和池漾刚结束了手头一项至关重要的科研项目,紧绷许久的神经终于得以放松。趁着这难得的闲暇,两人一合计,决定抛开工作,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他们的第一站,是海边的一座宁静小城。当车子缓缓驶入小城,咸咸的海风裹挟着大海独有的气息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一路的疲惫。街道两旁是错落有致的矮房,墙面被岁月刷上斑驳的色彩,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种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肆意绽放,仿佛在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两人找了一家临海的民宿住下,房间布置得简约温馨,推开窗,便能将无垠的大海尽收眼底。海浪一波接着一波地拍打着沙滩,发出悦耳的声响,像是大海奏响的美妙乐章。清晨,天还蒙蒙亮,沈序就悄悄起身,轻手轻脚生怕吵醒还在熟睡的池漾。他独自来到海边,沙滩上还留着潮汐退去后的痕迹,贝壳星星点点地散落其间。沈序弯下腰,仔细挑选着那些形状独特、色泽漂亮的贝壳,打算给池漾一个惊喜。
等池漾悠悠转醒,沈序已经带着满满一口袋的“宝藏”回到房间。他把贝壳一股脑儿倒在床上,亮晶晶的眼睛看着池漾,笑道:“漾,快看看,我捡的,每一个都很特别,配得上你的眼光。”池漾睡眼惺忪,却被眼前这一幕暖到了心底,他伸手拿起一个贝壳,放在耳边,仿佛能听到大海的呢喃。“沈序,谢谢你,这是我收到的最有心意的礼物。”池漾眉眼含笑,声音软糯,沈序忍不住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
白天,他们手牵手漫步在沙滩上,脚下的沙子细腻温热,时不时有小螃蟹从洞里探出脑袋,横行着快速溜走。池漾像个孩子似的,兴奋地追逐着小螃蟹,却总是差那么一点儿,逗得沈序哈哈大笑。“漾,别跑太快,小心摔着。”沈序在后面喊着,脚下也加快了步伐。偶尔,两人也会停下来,并肩坐在沙滩椅上,看着远处海天相接的地方,分享着彼此的心事、梦想以及那些藏在心底的小秘密。
到了傍晚,夕阳把整个天空染成了橙红色,绚丽夺目。他们沿着海岸线慢慢走着,海风拂过衣衫,吹起的衣角在空中肆意飞扬。沈序的手自然地揽上池漾的肩膀,池漾顺势靠在他的怀里,这样的画面,和谐而美好,仿佛时间都为他们停驻。路过一家海边的小餐馆,飘出阵阵诱人的海鲜香气,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走了进去。餐馆老板热情好客,推荐了店里的招牌菜,清蒸螃蟹、蒜蓉扇贝、白灼虾,一道道端上桌,新鲜得让人垂涎欲滴。他们一边大快朵颐,一边欣赏着窗外的落日余晖,欢声笑语回荡在小小的餐馆里。
离开海边小城后,他们又辗转去了深山里的一处古镇。古镇隐匿在青山绿水之间,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条清澈的小溪穿镇而过,溪边是古老的水车,慢悠悠地转动着,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走进古镇,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脚下的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发亮,街边是一家家古色古香的小店,卖着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特色小吃。
池漾对这些手工艺品爱不释手,拉着沈序一家家店逛过去,看到心仪的就拿在手里把玩,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沈序则在一旁耐心地陪着他,时不时给出中肯的建议,还不忘跟店主砍砍价。最后,他们收获了不少宝贝,有手工编织的围巾、精致的木雕摆件、绘有古镇风景的折扇。池漾开心地把围巾围在脖子上,摆了个造型,问沈序:“好看吗?”沈序宠溺地点点头:“好看,你戴什么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