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旧帝被杀。
何太后,虽然泪眼婆娑,但仍然强撑着悲伤,到了大殿主持,新帝即位一事。“天子已逝,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刘协亦是先帝之子,才思隽永,品行高洁,机敏聪慧。今日封刘协为大汉天子––”何太后说话之时颤颤巍巍,咬牙切齿。
一切来的太过突然,新帝即位典礼,也是走走过场,能简就简。何太后如今,已重回朝堂之中。好歹算是捡回了一条性命。
刘协当着众人的面,走到王座之上。
宫人给他递上了王冠,他第一次坐在了天子之位上,他小心翼翼看着自己左手边站着的董卓,立马按照事先跟他说好的,说道:“今大局初定,并州牧董卓入宫勤王有功,拙封为太尉。”
这颤颤巍巍稚嫩的童声一出,大殿之上一片哗然。也昭示着东汉末年动荡不断,这位天子一生也是如此。
宫中众臣,一早就对天幕一事议论纷纷。虽然有些官员还在睡觉,没有赶上直播,但是此事惊世骇俗,早就一传十,十传百。就是董卓下令,一致对外都说是“张让杀了刘辩”,也无济于事。
在朝中为官多年的老狐狸们,还能看不清楚这一点吗?这分明就是董卓杀了刘辩之后,再嫁祸给已经死去的张让。
如今,飘摇的汉王室如同一块肥肉,被饿狼包围,都想要吞噬他。
这董卓虽然自诩是勤王,实际上是弑君。可惜如今新帝刚刚即位,董卓手握军权,即使是朝中文武百官,也只是敢怒而不敢言。
机缘巧合之下,大家心中对这位天幕神女所说的话更加相信了,毕竟,少帝刘辩确实已死,且定是死于董贼之手。
董卓确实有如此多兵力吗?其实未必,他率众进军洛阳亦是劳累。如今贸然,换立新帝。势必引起军中不满。但不得不说,此人通晓兵法,又深谙人心转换之术。何进死后,他的旧部正想着找宦官报仇,如今,宦官已死,董卓另立新帝,算是一切进展飞速。朝中局势骤变,仍谁都要观望一二,思索再三。
当然,汉室官员中还是发出了反对的声音:“先帝刚刚死去,一切未定。立天子乃是朝中大事,怎可如何慌张。再说了,断断没有太后一句话,就能另立天子的先例,此事事关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说这话的便是袁绍。
汝南袁氏乃是望族之典范,且清除宦官余党有功,加上袁绍长相俊美,言谈有度,受到众人青睐有加。他不满董卓言谈举止,狼子野心,在朝堂之上与董卓发生争执。
而后,又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说的没错。董卓,你是何许人也,你说立谁为天子,就立谁为天子嘛?你脑子里打的什么鬼主意?莫不是想要谋权篡位?”
此人说话挺横的。
这人便是丁原。
丁原是何人也?
字建杨,泰山郡南城县人,现如今乃是执金吾,他虽然没有家族背景,但是能征善战,手下有一只随他征战的并州军。身后还有一员大将,名唤吕布。
随着这两人的声音一出,朝堂之上也炸开了锅,大家纷纷表示不满。
刘协坐在皇位上,惴惴不安,他哪里经历过这些?面对原本对他还算和善的大臣,如今对他指指点点,他心中愧疚。昨日之事。他也亲眼目睹,这个位置,他也不想坐,他刚要起身。
董卓便将他按在皇位上,不让他起来。
“大胆。”
“董卓怎么能站在那个地方……”
“不像话,不像话。”
“大汉将亡啊。”
……
即使汉室落寞,也轮不到董卓这一偷国贼,登上至尊宝座,挟持天子。
这事到朝散也没有解决。
董卓心里郁结。
晚上,他正坐在自己的院子里喝闷酒,“真是一群不知好歹的东西,眼看大厦将倾,却不肯与我共事,怎么他们还能推出第二个更适合坐上这天子之位的人吗?”
转念之间,他又想到了今□□堂之上丁原的小子,说话太难听,迟早有一天尽要将他赶出都城。
只是丁原本就是个武夫出身,带兵打仗多年,而且他麾下还有一名身强体健,功夫了得的吕布。
就在这时天幕上的那个女子,又倘若神女一般出现了。她的意外出现,帮助董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
这没错,这还是那个宋冉,突发奇想连续更新,这天上直播的时候,就直接来了一出大戏,丁原之死。
“丁原,虽是一名大将却没能死于沙场之上,实在是令人惋惜。”
———
而另一方面,丁原正在府中宴请志世之士,“今天,这种情况你们也都看到了,咱们定得想个办法,将董贼逐出都城,还大汉一片安宁。诸位都是能人将士,且看这位便是我的义子,吕布。”
吕布身高八尺,相貌非凡,眉眼之间有英雄之气。
“确实不凡。执金吾手握重兵,又有如此义子,定能成事。”
众人侃侃而谈,他们虽说都是因为何进才入都城,然而此时何进已死,天下却并未太平,众人商号必将董贼逐出都城,
正在此时天幕传来声音既然侃侃而谈。这些人便赶忙走出屋子,到院里仰头观看。
没承想第一句就是丁原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