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都已被封锁,整个长安目前尽在董卓的掌握之中,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出入。不管是吊丧的,述职的,还是买菜的,生病的,无人可以进出。
整个长安城仿佛铁桶一般,王允不可能就此逃脱。
王允偶然寻到一位旧友家里居住,此人名为李肃,两人是老乡。
“王大人,委屈您就在我这个茅草马厩里呆一晚上,明天再想法子出城。”
“李大人真是好人啊,这个时候还愿意帮我。”王允用衣袖摸了摸眼泪。
李肃心想,那能怎么办呢?他之前也暗中与王允商议过此事,如今是一条船上的蚂蚱。之前的密谋可不能让人知晓。若是这王允嘴不严实,给他供出来,他也是难逃一死啊。
然而,李儒的计划就要开始实施了。
这天正午,整个城里发生了震动,原来是徐荣和李儒领着王允的家眷,排成一条,前往城中。在街市最繁华的位置,竟然摆开了砍头台。
而昨日还哭哭啼啼的家眷们,今日早已蓬头垢面,脸色苍白,面如死灰,再也没有一点哭闹的声响。
直到此时,她们看到了断头台,才明白了李儒用心险恶,“你……你怎能如此折辱大臣的家眷?”
说话的应是王允的夫人。
“我是奉相国之名,前来追查逃犯!”
李儒说道。
她们吵了几句就不说话了,看得出来,是真正的心如死灰。
李儒走上前去,大声喊道:“王允何在?”
徐荣也跟着喊:“王允此人,为何不出来认罪?”
李儒拉开一张状纸,高谈阔论:“枉你这些年白读了些圣贤书。今日我便将你四大罪状,列举于此。孝悌忠信,乃是做人之本。
你的老母尚且在此,而你却藏身于市井,见母患难而不救,可谓不孝。
你的兄弟姐妹亦在此,你独自逃跑,让兄弟替你受过,可谓不悌。
你背叛汉室,背叛天子,意图扰乱朝纲,此为不忠。
一人做事,一人当,你的错误,却要全城百姓替你受过,是为不信。
是也,王允此人,空有满嘴谎话,却无半分真心。假借着自己读了些书,有点名气,就不把汉室放在眼里。倘若你还有半分男子气概,就请不要连累无辜之人替你受过。”
他如此说来,一条一条,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
“真的吗?他们好可怜。”
“不是这样的。司徒王允是好官。”
“不是这样的。”
“该杀的是那董卓。”
民怨鼎沸,然而徐荣手持重兵,将前几个闹事的抓了下去,再无人敢言。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不多久就被藏在农户家的王允听见了。
“司徒大人,大事不好啦,你家的家眷都被拉上断头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