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直播间的各位亲友,我们又见面了。欢迎来到今天的直播间,我们今天来讲刘焉之死。刘焉何人?哪怕是光看他的姓氏,也能窥见一斑。刘焉此人乃是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裔孙竟陵侯的后裔,监军使者、益州牧,封爵阳城侯。在此之前,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本来想领交州避祸的刘焉因为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后来,刘焉与张鲁结怨,以米贼作乱阻隔交通为由,依靠着天时地利,从此中断与朝廷的联络,因而处于半独立的状态。天下诸侯讨伐权臣董卓之时,刘焉也拒不出兵,保州自守。后传他作乘舆车具(天子所用的车架)千余辆,僣拟至尊。在刘焉的治理下,即使是在乱世,益州也成了平稳发展的地方。刘焉曾经提出“废史立牧”,而这正是后来各地割据,州府各自为政的起因。就这样一位偏居一隅的诸侯,又是怎么死的呢?史书上说“疽发背”,也就是背上长毒疮发病而死。‘疽’指局部皮肤肿胀坚硬的毒疮,指气血为毒邪所阻滞,而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这些脓疮深而重。中医上讲‘多因七情内伤,膏粱厚昧,醇酒炙博,火毒郁积而成。疮头脓稠难溃,按之流血,至八、九日,溃头成片,脓腐渐出。’【1】我可以给大家找几张图。”
弹幕听见主播绘声绘色的讲述,集体抗议:
天生我材必有用:【主播倒是也没必要讲的这么详细。我还没吃饭呢。】
三国武将:【就是啊。刘焉这个也太……】
我自横刀:【不要上图啊,不然我就划走了。】
“好吧,那不上图了。按照短短几句形容可见此证可怖。而有意思的是,之前我们也讲过许多人物死于疾病,或者不知死于何种原因,唯有刘焉死于疽发背,在《后汉书》【2】中记载。这是因为‘疽发背’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也有着独特的含义。通常来说,在中国文化中,死者为大,在人们死后,后来会对其宽宥,有追封,追思。而写刘焉却说道‘遂疽发背卒’,除了本身的疾病,还有另外一重含义,恶有恶报。可见史官对他的评价不好。东晋史学家常璩评价:‘刘焉器非英杰,图射侥幸’,认为他谋取益州完全是出于侥幸。郝经曾经评价他:‘焉利本颠,堕剥维城。’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194年刘焉、刘范与马腾发兵进攻长安,却战败。刘焉在绵竹的住房被烧毁,不得已迁居成都。他的四个儿子只剩下一个刘璋了,心情郁结。在他发病死后,刘璋继任益州牧。”
天生我材必有用:【历史没有色彩,但是史官有自己的褒贬。】
“没错。史官如实记录历史,但是同时可以通过文字传递褒贬,这是隐藏不了的。不过,如今还原历史,每个人物有自己的立场,每位读者也都有自己的判断。”
-------
刘焉正在府里喂鱼。听完这么一大段对自己的评价,吓得一大碗鱼食都倒在了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