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之上,又添风波。
宋冉说道:“今天讲讲郭汜之死。”
“郭汜,本名郭多,是东汉末年董卓的部将,出身马贼,擅长用兵。死于部将伍习袭击。伍习在史料中没有具体的记载。至于伍习为何要杀自己的上司郭汜,史料中未有提及。”
“根据我的猜测,伍习杀郭汜可能因为:郭汜与李傕之间长期存在权力斗争和矛盾,郭汜在与李傕的争斗中逐渐处于劣势,伍习收到招降,或者是为了一份投名状,杀了郭汜。”
“就郭汜的直接死因目前已经明了,间接死因首先不能忽视的是:郭汜与李傕之间的矛盾激化。”
“两人虽然曾联合掌控朝政,但随着时间推移,权力斗争不断升级。在与李傕的争斗中,郭汜逐渐处于劣势。兴平二年,郭汜试图劫持汉献帝返回长安,但计划败露,被迫弃军逃奔南山。此后,郭汜的势力进一步削弱。从长远来看,在李傕郭汜的斗争中,郭汜是难以抗衡的。”
“就此,李傕郭汜之争落下帷幕,但是,汉献帝也没有等到自己掌权的时候。”
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山不容二虎啊。】
三国英雄:【他俩内斗叫曹操得了好处。】
*
郭汜在营中大怒:“伍习?叫伍习过来!反了他了!还敢刺杀老子!”
“是——我这就去叫。”李蒙说道。“传令下去,抓铺伍习。”
而此时的伍习并没有到军营,他恰好在自己的府邸之中。
李蒙闻言,脸色微变,随即低声道:“伍习乃董太师旧部,向来阴险狡诈,若非将军宽宏,岂容此人至今苟活?然既已知此事,何不先发制人?”
郭汜嘴角微微一扬,冷笑道:“我正有此意。”
他转身在案桌前铺展开一张地图,指着城中一处府邸:“趁此时机,将他们一网打尽。”
李蒙点头:“末将愿领精兵五百,于夜半时分直取其命。”
郭汜允他领兵。
*
与此同时,郭汜的军营内,众将士也在低声议论此事。
“听闻伍习要刺杀郭将军,这可如何是好?”
“将军自有定策,我们静观其变。”
“只是,军中戒严,苦的是我们啊。况且那李傕军中补给都足些,咱们在这里,军营都破败些。”
看来,私底下,他们也没少抱怨。
“你这会儿子说这种话,是不是不想活了。”
说着,他们的头儿,就喊他们起身,“包围伍府,捉拿伍习。”
*
伍习坐在府中,脸色阴沉。他的亲信低声道:“将军,郭汜已知晓我们的计划,恐怕会有所行动。”
伍习冷笑:“他若动,我便先下手。已经答应了李傕的事情,必须成功!”他旋即命令:“传令下去,今夜加倍守卫,严查一切可疑之人。”
伍习眉头紧锁,眼神越发阴沉:“郭汜必定也在布局,他定不会等死。”
他的亲信忧虑道:“将军,是否该暂缓行动?”
没想到伍习冷笑:“不,既然他知晓了,我反而要加快进程。今晚之事,必须一击即中。去通知李傕。”
“是。”
原来,伍习并非孤身行动,他背后尚有强援——李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