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迷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迷 > 我靠极限运动封神 > 第10章 第 10 章

第10章 第 1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省队选拔赛的现场,余曜仅用时十九秒就完成了第一条线。

全场静寂。

片刻后就是铺天盖地的掌声!

“啪啪啪啪——”

大家满脸震惊地鼓着掌,半晌儿都还不敢相信自己看见了什么。

不是,这就完攀了?

这么快?

他们看的到底是抱石还是速攀啊?

抱石比赛不都应该是像乔瑜和余景那样,选手仔细端详,多次尝试,终于克服了定线员的良苦用心,成功解题吗?

为什么这个小选手就跟已经形成肌肉记忆的速攀运动员一样,看上去完全不需要思考就能准确地踩稳每个岩点?

“简直就跟以前爬过多少遍一样。”

观众席里,不知道谁小声叨咕了一句,很快就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倒不是大家真的怀疑余曜提前拿到了题。

主要是,实在是太难想象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们都要怀疑解说员是不是数错了时间,怎么可能才十九秒就完攀了呢?真没有少看一个分的吗!

就连耿必刚都主动地找到了赵威明,“你这徒弟,风格够抢眼的!”

“那是!你也不看看是谁带出来的!”

赵威明乐呵呵,一脸的与有荣焉,看见余曜退场回来就赶紧递上毛巾和水。

“怎么样,累不累?”

小七也在少年脚边蹭来蹭去,软乎乎地“喵”了一声又一声。

余曜弯腰把黏糊糊的黑猫团子抱到自己肩上蹲着,又接过水抿了半口,才摇了摇头。

“第一条线没有什么技术难点,考察的都是基本功,成绩的区分点可能都在后面几条。”

少年不骄不躁地慢慢说着,就跟刚刚一举惊艳全场的人不是自己一样。

同样在一旁候场的几位教练眼里就多了几分欣赏之色,等师徒两人一走,就热情地凑到耿必刚身边。

“老耿,老赵这个徒弟搁哪儿捡的,以前没见过啊。”

耿必刚也纳闷呢。

攀岩圈子那么小众,国内有名有姓的运动员满打满算也就那么几个,自己还都认识。

难不成真像赵威明和余景说的那样,余曜就是个才接触攀岩没多久的新手?

他摸摸下巴,“要不说人老赵运气好呢!”

来人也跟着啧舌,心里却在感叹这运气可真不是一般的好,这么有天赋的小孩都能捡得到。

耿必刚其实也这样想,但他毕竟是这场选拔赛的主办方,知道的比其他人都多。

这场比赛的四条线,越往后越难。

第一条线还算中规中矩,第二条线开始难度直线上升,等到了第四条线,更是直逼国际顶尖赛场水准。

赵威明这个徒弟能过第一条线不算什么,顶多说明基本功够好,后面的几条要是都能过才算得上是本事。

耿必刚很快就把精力都投注到即将开启的第二轮比赛上。

隔离室里,余曜也在为第二条线做准备。

退场前的惊鸿一瞥,再结合隔离室大屏幕给出的草图。

少年一闭眼,马上要开始的第二条橙色线路就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

完全九十度垂直地面的岩壁。

一共六个狭长尖锐的棱锥造型体,起步点从右到左,镶嵌在光滑岩壁上,连成了一条倾斜的直线。

标注完攀的top点在最左边棱锥的正上方,需要在锥面上站直身体才能够到。

乍一看不是很难。

可岩壁之上,从第二个造型点开始,就再也没有任何可供抓握的借力点。

这也就意味着,攀岩者的上肢几乎完全失去了辅助作用,全程都要依靠脚和膝盖来完成攀爬。

如果是俯角岩壁还好说,向墙内倾斜的坡度会从物理学的角度上减弱地心引力的影响。

但这可是完全垂直的直壁。

双手不能用,脚下会打滑,用手去抓脚点的话,又没办法站直身去触碰top。

这条线可真有够刁钻的。

余曜不由得对这条线路的设计者多了几分好奇。

但当务之急还是想出解法。

还要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解法。

余曜站在草图屏幕前垂眼思索,乌黑的长睫就沾在皙白的眼睑上,显得少年越发柔和恬静。

监视器后,一个三十出头,长相英气凌厉的青年就敲了敲大屏幕,磁性的尾音微微上扬,带着显而易见的兴趣。

“就是这个小孩只用了十九秒就破了我的第一条线?”

“那可真是有两把刷子。”

身为线路设计者,唐清名对自己的定线意图心知肚明。

第一条线考察基础不假,但那种月牙套月牙的设计,对攀岩者的技巧要求近乎苛刻,但凡有一点点失误都会当场坠落。

能做到这么快就暴力破线,可不是技巧掌握到位就能行的,这小孩的心思也绝对不是一般的灵巧。

“那就让我看看你在第二条线上的表现吧。”唐清名自问自答着。

和他一样抱有期待的人很多。

那些之前还对余曜视若无睹的记者们,现在个个都好奇到抓耳挠腮,却也不得不按捺心情继续观看比赛。

偏偏第二条线路开启后,运动员们的表现都不太尽如人意。

就连此前夺冠最大热门的乔瑜,都一连掉落了两次才艰难完攀。

眼见热门第二的余景也从岩壁上摔了下来,观众席的气氛不受控制地变得焦躁起来。

“这条线怪难的,不愧是唐清名的风格!”

“刚才那个小选手什么时候上?他能对付得了这条线吗?”

“对啊对啊,我也想知道他还能不能行。上一场那把可太惊艳了!”

很多人都巴不得让余曜下一个就上场。

所以在余景又一次从岩壁上掉下来时,面对的就是观众们一脸兴致缺缺的表情。

得益于隔离规则,他还不知道余曜刚刚的表现有多么震撼全场。可光是从第二条线上一再掉下来,就足以打击到他的全部自信。

但再想到余曜入场前的挑衅,余景咬咬牙,愣是又尝试了好几次,才终于赶在倒计时结束前勉强触碰到了zone得分点。

虽然没抓到top,但肯定比余曜强。

余景喜形于色,跟教练打招呼后就急匆匆回了自己的隔离室。

耿必刚把徒弟的表情变化都尽收眼底,再想到余曜刚刚完攀第一条线后的冷静神情,不禁摇摇头。

“比老赵徒弟的心性差了不少。”

他望向那个不久前自己还很轻视的少年,眼里神色一下复杂不少。

余曜对此一无所觉。

他还是跟刚刚一样在蓝色充气门里候场,系完镁粉袋后,就摸了摸小七的下巴。

“你搁这儿开光呢!”

赵威明紧张之余都笑了起来。

余曜也扬了扬眉眼,“也许就会有好运气。”

“喵呜~”小七仰着脑袋嗲里嗲气了一声。

猫语翻译官7878立马上线。

【我和小七的好运气都给你!】

【鱼鱼加油!】

广播终于叫到了第七号,余曜从充气门走出。

这次的待遇跟上一轮天差地别。

不仅再没有人嘀嘀咕咕地说闲话,就连迎面而来的啪啪啪掌声,都比之前热烈了好几个数量级。

这大概就是竞技体育的纯粹之处。

只要能展现出属于真正强者的实力,就会赢得大家的喜爱和尊重。

余曜对上观众们一张张火热激动的面孔,轻轻弯了弯眼。

咔嚓咔嚓的闪光灯瞬间亮如白昼。

“这小孩长得不错,要是成绩上来了,得吸多少颜粉!”

《点岩》周刊的记者计航边感慨,边飞快地按动快门,偶然一偏头,“诶?你跟七号选手长得有点像啊!”

余晏艰涩地动了动唇,神情青青白白。

台下纷纷扰扰。

台上,场务人员已经将上一位选手蹭在岩点上的镁粉全部擦拭干净。

余曜一如往常地给自己打粉,垂着长长的眼睫,神色平静。

观众们被感染,渐渐安静下来。

等到裁判员一声令下,瞬间就屏住呼吸。

但是少年这次却没有在第一时间上线。

他站在起步点前,琥珀色的漂亮眸子里流转着几分若有所思的神情。

眼看着倒计时一秒一秒地流逝,观众们都不由得替他捏一把汗。

快呀,快上线啊!

计航简直都想高喊起来。

时间在这一刻被无限拉长,场里充斥着无数道杂乱交织的怦怦怦心跳声。

几秒钟后。

少年终于动了。

只见他伸手抓住了起步点上方唯一一个把手点,长腿一抬,就踩上了线路的第一个尖锥点。

还没等观众们把心放进肚子里。

少年就已经借着这一下的力度,一刻不停地在岩壁上侧身、回转,舞蹈般丝滑地完成了两个美妙优雅的华尔兹步伐。

转眼间就抓住了得分点zone。

但他没有停下。

而是在最后一次转身的刹那,借着足尖轻点的力道,没有一丝一毫犹豫地纵身向上跳去。

白色T恤衫随风摆起,再度勾勒出少年劲窄青涩的腰身曲线。

飞起的背影仿佛也已经摆脱了地心引力。

只一个小跳的调整,少年就游刃有余地踩到了那个余景引以为傲的zone点上。

再直起身,就轻而易举地抓住了那个很多人都遥不可及的top点。

这次用时更短。

去掉观察线路的五秒钟时间,余曜的攀登时长达到了惊人的——

“九秒!”

负责解说的主持人几乎要惊呆了,“七号选手只用了短短九秒就实现了完攀!难道说这才是二号线路真正的解题方法?!”

像跳芭蕾舞一样在崖壁上捻转跳跃?

观众们脑海中不约而同地浮现出这样的想法。

他们中很多人甚至是第一次对攀岩又名“峭壁上的芭蕾”有了如此真切的认知。

实在是,太美了!

少年在攀岩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仿佛都合着小提琴丝弦上颤动流畅的旋律,已然赏心悦目到了极点!

“我有预感,这个选手一定会火起来!他就像是岩壁上天生的舞者!”

计航紧张地检查自己的摄像机,生怕自己刚刚录得不够仔细。

满场的热烈掌声响彻到了后台。

眼见余曜完美复刻了自己最初定线时的大胆脑洞,唐清名眼里的兴味更浓。

他已经迫切地想要看到余曜打算如何解出自己设计的第三道难题。

比赛的第三轮也比想象中来得还要快。

主要是观众们心里有了期待,难免就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当然了,余曜其实也这么觉得。

一连两次的顺风顺水,让他享受到了赛场上久违的畅快。

就像是大热天喝上一整瓶冰镇可乐。

从头到脚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浸透着沁人心脾的冰凉与刺激。

他甚至想一口气高速完攀掉剩下的线路。

但定线员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一连交手两次,余曜原本已经在心底勾勒出一位天马行空,剑走偏锋的定线员形象。

但第三条线的布局却跟前两条线大不相同。

如果只用一个字来形容每条线路的特色的话,第一条线是简,第二条线是奇,而第三条线,似乎更适合用一个稳字来形容。

蓝色的不规则曲面凸起物,分布在巨大拐角墙体相邻的两面,只能依靠指腹和足尖相对于造型体和岩壁的微弱摩擦力来控制前进。

这样的线路不适合快速攀登,甚至用第二条线的解法还会显得冒进。

那就只能走静态路线了。

余曜注视着隔离室的草图,有一点微妙的不爽,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等轮到他上场的时候,就一改之前的轻快风格,每一步都照着定线员的设计意图,稳扎稳打地前进。

观众们一开始还以为又要目睹一个短时间完攀的奇迹,等到发现余曜是真的没有加速的意图,难免心情就低落几分。

可再仔细一看,就发现出不同来。

余曜的动作非常松弛。

既没有像乔瑜一样严阵以待,外露的每一根肌肉线条都写满了矫健与实力;也没有像余景一样只顾攀爬,弓着腰背丝毫不在意自身的形态美感。

黑色的橡胶鞋底稳稳掌控每一寸岩面。

白皙的胳膊也舒展延伸到了最佳位置。

他看上去既放松,又温和。

但在场的业内人士都知道,只有少年这样彻底放松躯体,将腰部贴近岩壁的攀岩方式,才能在减轻手部压力的同时,更加方便腕关节的转动和推拉。

计航飞快地在速记本上记录下自己此时的感受,“强大掌控力下的优雅假象。”

所有人的殷切目光中,少年撑挂勾握,一点点稳步前进。

终于在仅靠两枚指纹锁住自己后,余曜又一次成功地握住top点。

但他没有立即跳下来。

而是在岩壁上转身,骤然冲着正对着自己的监控镜头展颜一笑。

少年白皙俊秀,眉宇氤氲,这一笑就如风过春岚,好看得让人心尖打颤。

被美颜暴击的观众们都被迷得七荤八素。

但在大屏幕前的唐清名却已经兴奋到战栗起来。

别人都以为余曜是在用这个笑容庆祝自己的又一次胜利。

但唐清名很敢肯定。

余曜绝对是在挑衅自己。

已经是第三条线了,你的第四条线设计得如何?能难倒我吗?

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唐清名隔着屏幕与初出茅庐的少年遥遥对视,热气直窜天灵盖,连血骨都沸腾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攀岩小知识】

1、第二条线的设计参考了某个小日子运动员的训练视频(具体谁定的线咱也不清楚);

强烈安利一个比较有个人风格的选手,森秋彩,游刃有余这个词说的就是她!

咳咳,还有一个比较帅的英国小哥,托比·罗伯茨,今年的世界冠军,在五个亚洲选手围堵下成功夺冠(里面四个小日子QAQ),背影线条是真的帅哭,就是他的风格真的好暴力,,,

*

2、定线没有文里说的那么简单

正式比赛里,至少要有主定线员和国际定线员,定线有很多要求的,最后还需要裁判长验收。

*

3、正式比赛里不允许带宠物,小七这次是运气好,下次就要向裁判长申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