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迷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迷 > 青帝书 > 第3章 当春乃发生(回忆章)

第3章 当春乃发生(回忆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初遇陶庵之时是袁清嘉前半生最狼狈的时刻,即便在片刻不能停歇的逃往路上,为了安抚年幼的小殿下,他都竭力维持着心绪稳定,表面的冷静,不去想父母横死、袁府尸横遍野的惨状。

那时他刚从乡下回到项城,一路上听说了周军围攻项城,好心人劝他别去了,逃命要紧,但他想到家中父母妹妹,还是义无反顾地往项城赶。

等他赶到之时,项城已破,他趁乱摸进了城,一个噩耗如晴天霹雳般霹来。

因城主袁久胥在守城期间重伤了周太子,周军破城后即刻屠杀了袁府满门,上上下下无一人生还。

袁清嘉的父亲是袁府管事,母亲是袁夫人身边贴身的嬷嬷,妹妹清芜刚满四岁,也死在了这场浩劫里。

他趁着夜色回到袁府,眼见一副副曾今朝夕相处的面孔而今成了冰冷尸体,撕心裂肺的痛苦重击着他的心脏。

彼时支撑袁清嘉不倒下的唯一信念是王妃殿下临死前近乎悲鸣的嘱托,带小殿下逃到梁国燕都去。

王妃殿下是袁大人的亲妹妹,大约是破城当日带小殿下躲到袁府来的。

袁清嘉本不该多管闲事,他一个管事的儿子逃跑了也无人在意,但若是和小殿下同行,难保不会惹来杀身之祸。

但当他看到被王妃殿下用整个身体拼死护在身下的小殿下时,他心软了。

那个时候的李宸湛五岁,亲眼目睹亲人被虐杀,母亲的鲜血浸透了他的衣裳,惊惧的同时隐隐察觉到向来疼爱自己的母亲似乎已经永远离开,他嘴一撇,眼泪大颗大颗滚落,忽想起母亲说过不能出声,又连忙捂住嘴,紧紧蜷缩在母亲怀中低声呜咽。

袁清嘉不由得想起妹妹清芜,清芜也才四岁,周军杀到府中时她肯定也很害怕吧。一阵寒意席卷胸腔,来不及思考更多,在夜色的掩护下,他抱起小殿下逃出了袁府,踏上了逃往梁国之路。

逃到燕都就安全了,逃到燕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在被周军追捕的路上,无数次逼近崩溃边缘时的袁清嘉都这么安慰自己。

但一切的自我安慰在踏出燕都城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被击碎,小殿下失踪了。

袁清嘉发狂般在这座陌生的都城中寻找,官府隐晦的态度令他心凉,他日夜不息不知疲倦地来回奔走在和小殿下分开的街头巷尾,终于有好心的本地百姓不忍心见其状,指点他往城外的寺庙去寻。

他跌跌撞撞来到寺庙,却在说明来意后被僧人冷漠地赶了出去,偏又撞上地头蛇,借口被冲撞将他绑在马后拖行至一处泥潭里暴打。

人生忽逢巨变,一夕之间父母亲友俱亡,如今连唯一的念想也没了,连日的奔忙更令袁清嘉身心疲惫到了极致,紧绷的求生之弦在这一刻彻底断裂,他绝望了,静静地躺在泥潭中,接受了死亡的命运。

不知过了多久,久到袁清嘉已经分不清自己是不是已经死了,隐约间有人将他拖出了泥潭,拨开糊在面上的乱发。

他用尽力气睁开双眼,模糊间看到一个陌生的脸孔,那人就蹲坐在他身侧,看他醒来,眼眸一亮,声音清脆,“你叫什么名字?”

这一眼,袁清嘉至死也不曾忘记。

后来他知道了救自己的人是梁国女将,北庭军参将陶庵,她给他找了大夫医治,又帮他从拐子手中救回了小殿下,给了他一段平静安宁的时光。

“大人,

暌违日久,至以为念。

那日湛儿问我是否心意如初,他总担心我被过去困囿,无所挣脱。

但他不知“过去”二字于我从来都不是桎梏。

我得以从那场死劫中偷生,能在绝境之时遇到大人相助,能从一个仆人之子走到今天,接受万人供奉,这一切无一不是上天垂怜,而我自当时时心存敬畏,又怎敢妄自怨怼。

至于我的心意,我扪心自问,无有改变。

我明白湛儿的意思,他担心我自苦,但能与大人相识,我便已心满意足。

又有多少人能找到毕生所爱,不过磋磨妥协一生,我却何其幸运,早早便能认清心意,我甘之如饴。

但你也无需感到负担,我的心意只需我一人托举,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你都是自由的。

近日收到消息常菁公主月前诞下一女,唤作惜朝,母子平安。想必公主与穆灵泽定已告知于你,若你游魂尚存世间,肯定也会亲眼探之。

相隔千里,不便亲赴,我命人送了一块玉珏过去,有了这玉珏,梁皇帝对穆府也会忌惮三分,不至于做出兔死狐烹的行径,惟愿惜朝,一世顺遂平安。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雪球,有次宫宴你还给它喂过虾,那时她还是只小猫,如今雪球也长成了大猫,前几日看她体态丰腴,肚子鼓鼓,听下人说大约是有孕了,待雪球下了崽,我带小猫来给你看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