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迷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迷 > 乾隆的小祖宗(盛宠皇后)(清穿甜宠) > 第11章 庆元宵

第11章 庆元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乾隆十三年的元宵宫宴开在乾清宫,因为只是举办家宴,而并未大办宴请群臣。追封为悼敏皇子的嫡皇子七阿哥薨于乾隆十二年的十二月二十九,除夕的前一天。嫡皇子的去世,让皇太后,皇帝和皇后陷入了无限悲伤,除夕宫宴因此而取消,这个新年,整个紫禁城都异常的安静。富察皇后收拾了心情,强撑着病体,请求太后一定要办除夕宫宴,七阿哥已逝,但不能因为七阿哥,便让所有人不过新年,皇太后最终定下了只办家宴。

这场家宴的举办地点是乾清宫,乾清宫是内廷正殿,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殿顶用的黄色琉璃瓦,极为气派。宁楚格跟在太后身测入宴时,殿内已有丝竹管弦之声音,所选音乐较为舒缓清幽,并不过分喜庆。帝后并肩而坐,将家宴的正座,留给了太后。帝后在太后的一侧,另一侧则是耿太妃,这位教养过乾隆的和亲王生母,很是慈祥,耿太妃身边站着的嬷嬷,正是教养过宁楚格那位。

富察皇后保持着一如既往恰到好处的微笑,似乎完全没有被七阿哥离去影响,脊背挺直目光坚定。宁楚格微微叹了口气,不忍心再去看她。四格格和宁楚格的面前放着的是好克化的点心和奶茶,宁楚格淡淡的喝了一口奶茶,默默的想着,这个后宫,有谁能够真正的开心吗?

和亲王是在太后身边长大的,对太后很有孝心,他是一个聪明人,装傻充愣甚至给自己办“生丧”,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皇帝兄长放心。和亲王是个混不吝的性格,为了哄太后开心,他做出一副没见过市面的样子,喝着江南新进贡的美酒,拼命的夸赞,并说一定要多喝点,待会儿还要打包带走,哄笑了太后。

平日里,妃嫔们在宫宴都会使尽浑身解数,或献舞,或吟诗向乾隆邀宠,阿哥公主们,也会抓紧这难得的机会,在皇阿玛面前表现。今日无论是妃嫔还是皇子公主,均很是沉闷,并不敢惹皇后不快。皇后按照每年的惯例,给所有小辈厚赏,体现她的关怀大度,宁楚格得了和四格格一样的赏赐。

宴会草草结束,接下来便是观灯,今年的灯做的中规中矩,宁楚格不太感兴趣,于是趴在奶娘的怀里昏昏欲睡,不多时,尽忠公公呈上来乾隆为宁楚格和四格格准备的两盏生肖宫灯,因为去年的琉璃宫灯事件,今年乾隆记住给他的四格格也做了一盏。

生肖宫灯做的极为精致,两盏灯的样式是一致的,只在颜色上有细微差别,纯贵妃和气的请宁楚格先选,四格格一听当即就很生气。宁楚格看到四格格的脸色,只道两盏均精致漂亮,她竟不知道该如何选,不如请四格格先选,只是她的退嚷并不能让四格格消气。

“这两盏灯我都喜欢,我要都拿走。”和嘉公主本是温柔好性情的,她是庶出的公主,从小到大,皇阿玛和皇玛嬷本就更喜欢和敬姐姐,她习惯了不太受宠,宁楚格被皇阿玛和皇玛嬷宠爱她打心眼里能接受。她讨厌宁楚格的原因是额娘,这一年以来,额娘越来越宠着宁楚格,这次竟然越过了她,耳提面命让她让着宁楚格,她是公主,是额娘的女儿,宁楚格不过是臣子的女儿,凭什么额娘让她退让。“我是公主,你要让着我。”

“你教的好女儿!好好管教吧!”刚刚去送年纪大了,不喜欢热闹的皇太后和耿太妃出殿门,这会儿正好折返的乾隆正好听到和嘉的这一句。乾隆在奶娘手里抱过宁楚格,不顾跪下请罪的纯贵妃,拔腿就走。“宁楚格,今日舅舅带你出宫去寻更好看的灯,可好?”和嘉公主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在乾隆走后再也忍不住哭啼。

“我们要出宫?可是舅舅明日不是要上朝吗?我们还是不去了吧”。乾隆看到小丫头又想出去玩,又不敢出去玩的样子,觉得十分好笑。他轻笑着哄小丫头,“我们不玩太久,玩一个时辰就回来,不会耽误政事的。”乾隆换上常服,又让温淑夫人带宁楚格换了寻常官宦人家小姐应季的衣服。在换衣服时,宁楚格依然有些担心,害怕老佛爷怪罪,温淑夫人道,万岁爷要带格格出宫,老佛爷是知道的,格格只安心玩,若能哄着万岁爷开心些便更好。万岁爷这些日子心情压抑,老佛爷只愿万岁爷开心些。

如今是盛世,加上是元宵佳节,大街上极为繁华,各式各样的花灯琳琅满目,但若说精致,外面的灯自然是比不上宫灯,只胜在新颖有创意。宁楚格难得能出宫,对于这些新颖的灯很是喜欢。乾隆宠着宁楚格,反是她多看两眼的灯,就想要买下。出宫的宁楚格更能展露出真性情,为了给随性的侍卫和太监减轻些负担,她收走了乾隆的钱袋,以免乾隆一路买下去,买下太多的花灯。

相较于花灯,宁楚格更感兴趣的是街边的小吃,无论是在西林觉罗府,还是在宫里,因为她的身体,她最常吃的食物居然是药膳,其他食物也必须按照太医的要求多受控制。看见街头叫卖的小吃,冰糖葫芦她喜欢,驴打滚,豌豆黄,梅花糕,雪花酥,炸糖角,小混沌样样她都喜欢。

乾隆宠宁楚格,但并不敢让她多吃,于是他样样都给宁楚格买,但是只许她咬一小口尝尝味道。并让吴书来记下宁楚格喜欢的吃食,让慈宁宫小厨房学着做。

拿到红彤彤的冰糖葫芦,宁楚格将冰糖葫芦举高,把第一口让给了乾隆,乾隆很是惊讶,小东西倒是不护食,这时候还惦记着他。乾隆自从登基,每样饮食均需太监试毒之后才能吃,吴书来不敢让乾隆直接吃,想要替乾隆试毒,被乾隆一瞪,吓得马上缩到队伍的最后。

到了许愿放灯的地方,乾隆选了两盏花灯,问宁楚格心愿,想起来上次小丫头说,心愿是想要他开心,他便要求小丫头提除了想要他开心,还有什么心愿,他会帮她写。表面上是在放灯,实际上,乾隆是真的很想满足小丫头的心愿,无论宁楚格说的是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都能帮宁楚格实现,在这样一个团圆的节日,宁楚格想起来现代的家人,她的离开,家人们一定很难过。想到这一点,宁楚格的脸色变得有些凄楚,她并不敢说瞎话骗乾隆,只得用哭腔半真半假的呢喃了一句,“我想要见阿玛额娘。”

乾隆可以让鄂弼回京述职,但是并没有任何办法让宁楚格和端康姐姐相见。即使他贵为天子,却无法满足稚龄孩童的心愿,没有办法让他的小宝贝开心。他已经没有了游玩的心情,匆匆在两盏灯上分别写上了,愿大清江山稳固,国泰民安和愿皇额娘千秋福寿绵长,宁楚格无灾无难长大,便带宁楚格乘马车回宫。

哭过的宁楚格,坐上马车就开始面色惨白,心脏的疼痛让她不自觉的用小手,拽住乾隆的大手,情绪的起伏会加重她的心疾,让她的呼吸有些困难,她将头埋在乾隆的胸前,乾隆的衣服熏着香,那个香气能让她稍微好受点。

乾隆被宁楚格吓到,根本不放心让宁楚格回慈宁宫,也怕深夜传太医吓到皇太后,便将宁楚格带到了乾清宫的偏殿,宣了左院判过来问诊。

左院判已经习惯了乾隆面对宁楚格身体状况的紧张,这一年多以来,一直是他在负责小格格的调养。小格格的身体经过了一年的调养已好了很多,所以左院判并不很害怕。诊脉的结果果然还好,今日的情绪波动未伤及根基,只是情绪起伏终究对宁楚格的身体不太好,需要用些安神调养的药,再配上药膳好好养着。

乾隆稍微放心,便当着宁楚格问及开春的东巡,她的身体是否能随行,这样即使太医说不能,宁楚格也不会觉得是他不想带着小丫头去。左院判回“若是走陆路,舟车劳顿,格格怕是受不住,但是如果走水路,便也无碍”。乾隆本就准备走水路,太后年迈,皇后刚刚遭遇丧子之痛,大病初愈,这样正好能带上宁楚格。

很快,吴书来端来熬好的安神汤,宁楚格想要伸手去接,乾隆怕她烫到,抢先接过,拿过汤匙,吹凉了准备喂她,第一口第二口宁楚格很是配合,但是安神汤的味道实在是不好,一口口喝她实在是太受罪,于是央求乾隆,让她自己一口喝掉吧。

这个点早已过了宁楚格平日里就寝的时间,她本就累了,喝完安神汤,宁楚格很快就沉沉睡着。乾隆一直守到宁楚格睡着才回到主殿,他已经没了睡意,干脆提笔抄写经书,为皇太后,皇后和宁楚格祈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