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迷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迷 > 乾隆的小祖宗(盛宠皇后)(清穿甜宠) > 第42章 妒火中烧

第42章 妒火中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十一月初的时候,乾隆带领着大部队回程,回程的马车上,宁楚格一路都很沉默,乾隆问不出什么,但在某日她和和嘉的谈话中,更明确的知道了她在烦些什么。

和嘉这些日子,算得上春风得意,富察家的福隆安,和她常一起骑马狩猎,对她很是贴心,她是在紫禁城长大的,当然不会认为福隆安对她一见钟情,情深似海,但是富察家是再好不过的选择,她只需要装作怀春少女,有宁楚格的帮助未来自然是水到渠成。

宁楚格对她有大恩,近些日子宁楚格心情不好,回程的路上她几乎日日陪着宁楚格。看到和嘉如此幸福,宁楚格当着乾隆问她,“你从小在紫禁城长大,若有一日成婚离开,你对外面的世界不会很害怕吗?”

和嘉其实完全不害怕,和远嫁蒙古比,有同父同母兄弟在京城,富察家又是忠君的典范,完全不会亏待她这个公主,她甚至会比在紫禁城过得更自在些,等建了公主府,她就是主子。

但是和嘉很能理解宁楚格,无论嫁给谁,宁楚格都一定会有心理落差,谁也不可能像乾隆一样宠着宁楚格,宁楚格在宫里是受尽宠爱的小格格,所有人都要看在乾隆的面子上让着她。

但是嫁人后就不一样的,有些委屈是不能对外人说的。况且她的皇阿玛是想把宁楚格嫁给她五哥,未来皇玛嬷和皇阿玛拿宁楚格当孙媳妇和儿媳,自然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宽容。

这些话当着乾隆和嘉并不敢说,她便只能说自己还小,还想多陪陪皇玛嬷,皇阿玛和额娘,没有考虑过出宫的事情。宁楚格靠着和嘉,小声的说了一句她不想离开紫禁城,她就像是鱼,已经习惯了紫禁城这个湖泊,若是离开,恐怕会死的。

乾隆又何曾想让宁楚格离开,待回到紫禁城,他立刻让吴书来拟旨重修景仁宫,皇后是后宫之主,这种事情是需要知会皇后的,但乾隆根本不想亲自去,吴书来不太喜欢去翊坤宫,帝后关系不和,翊坤宫不是什么好去处,皇后有时候会问一些他不好回答的东西。

既然陈尽忠主动请缨去翊坤宫传圣上口谕,吴书来便让他去了。待到了翊坤宫,陈尽忠按照乾隆的旨意传完旨,皇后果然沉下了脸色,她本来以为乾隆是为了自己的某个宠妃,没想到事情比她想象的还要遭。

陈尽忠“好心”的告诉皇后乌那拉那氏,宫殿的布置,最好喜庆些,最好是仿照着亲王府的主要寝殿改建主殿,而不是按照后宫主子们的居所。

皇后瞬间明白了乾隆的打算,这两年即将大婚的阿哥只有五阿哥和六阿哥,六阿哥自小不受宠,还是汉妃所出,亲兄长三阿哥都已经废掉了自然不成气候,但是五阿哥就不一样了,他是满妃所出,皇太后和乾隆都很宠爱,甚至超过了嫡出的十二阿哥。

大清朝之前只有一个皇子大婚不建府,那便是圣祖爷的二阿哥,那是立了太子的,现在立储均不再发明旨,如果五阿哥大婚不建府,恐怕朝堂内外,都知道五阿哥便是隐形太子,她的嫡子该如何自处?

皇后勉强让容嬷嬷给了赏,送走了陈尽忠,她知道自己不受宠,只是自己终究是正宫,正宫无错并且有嫡子,乾隆好狠的心,竟然完全不顾念她。

皇后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皇太后是靠不住的,钮祜禄氏虽然很喜欢她,在后宫中很是扶持她,但是终究不会为了她干涉政事,阿哥们的事就不再只是后宫之事。她的家族更靠不住,她的阿玛早逝,兄弟也平庸,家族中根本没有能在朝堂上说的上话的人。

后宫之中,皇后同样孤立无援,高位妃嫔中,和她交好的恐怕只有潜邸的老人,纯贵妃终日病着,并且早已失宠,愉妃是五阿哥的亲生额娘,自然是盼着五阿哥有出息,后宫的新人,得宠的她曾经放不下身段交好,无宠的对她倒是恭敬,又有何用。

乌拉那拉氏想不到任何办法,便只能到偏殿搂着儿子哭泣,这些年她终日硬撑着,这会子终究是撑不住,没办法维持她大清朝正宫皇后的体面。她一边哭诉万岁爷的偏心,一边让儿子争气

十二阿哥这一年不过五岁,并不懂得夺嫡之事。这会儿偏殿里都是皇后的心腹,从小伺候她的容嬷嬷自然不必说,十二阿哥的奶娘和大丫头是皇后的额娘承恩公夫人送来的,全家人的命都在承恩公夫人手里。其他人早就被容嬷嬷清出去了,容嬷嬷知道自己的主子需要发泄一下。

屋内的四个奴婢都很是忠心,但是越是忠心,越是替主子揪心,容嬷嬷在宫内二十余年,很是知道今天的事情只能烂在肚子里,两个大丫头是乌那拉那氏通过小选送进来的,经过了内务府的筛选培训,也算是谨慎,奶娘却不太一样,乌拉那拉氏终究会为这一场发泄付出代价。

每一年的东珠都是冬天送来,乾隆总是会在这个时间段赏人,除了孝敬皇太后的,乾隆会挑一些存入私库,其余的东珠按照惯例会赏给皇后,嫡女固伦和敬公主,妃嫔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享用东珠的。

陈尽忠见到小黄门快要整理好今年的珠子,按照品质分类登记造册,便对他的主子爷说,“奴才瞧着,小格格的头发越发长了,已经在尝试一些复杂的发髻,明年小格格该14岁了,今年的除夕您是否赏些珠钗。”

乾隆本来准备在私库里选一选材料,让珍宝阁描出样式让内务府的人加工,内务府那群人都是庸才,但求无过不求有功,只会些中规中矩的花样。但是正好小黄门第二日送了东珠来,品质最好的12颗东珠,每颗都是闪闪发光珠圆玉润,正好可以给宁楚格造一批。

这12颗东珠,乾隆准备给皇太后6颗,和敬2颗,剩下的便都给了宁楚格,至于宁楚格能不能戴东珠,当年的太子妃瓜尔佳氏难道没有戴东珠?宁楚格若是嫁给永琪,未来出嫁的时候,自然是要戴东珠的,提前做一批岂不是很好。

在陈尽忠的催促下,珍宝阁描样描的很快,陈尽忠告诉内务府,12颗顶级东珠,其中6颗送慈宁宫请老佛爷选样,2颗请和敬公主选样,另外4颗万岁爷已经选了花样,只是皇后娘娘这些日子照顾阿哥们辛苦,暂时不必告诉皇后娘娘。

内务府的这群蠢人,在陈尽忠的故意误导下,错误的理解了这句话,以为万岁爷是想赏赐皇后主子照顾阿哥们辛苦为皇后准备了惊喜,在皇后问到今年东珠的品相和安排时,为皇后对品相进行了详细描诉,只不敢告诉皇后如今已经在制钗。

月底珠钗制成,乾隆在陈尽忠的提醒下终于想起了皇后,他在赏钗时,把次品东珠赏了一匣子给皇后算作补偿。陈尽忠依旧主动承担了所有人都不想去的,去翊坤宫送东西的任务。

乾隆不认为自己有任何问题,他赏赐东珠钗送的正大光明,乌拉那拉氏看到24颗次品东珠,只觉得此刻六宫的所有人恐怕都在嘲笑她,她这个皇后,她为乾隆生下两个嫡子一个公主,但终究是收不拢乾隆的心。

陈尽忠竭尽所能的“安慰”皇后,说是万岁爷为您准备了整整一匣子,您便是拿给十二阿哥做弹珠也够了,当年孝贤皇后和端慧皇太子在时,也没有哪次万岁爷赏如此之数。

陈尽忠的声音压的低,他这段话很是犯忌讳,所以压低声音,这样除了皇后和容嬷嬷没有人能听到。他是不怕皇后去万岁爷面前闹的,如今的这位皇后,是万万不敢在万岁爷面前提孝贤皇后的,她们在万岁爷心中没有一点可比性。

宁楚格这段时日很是配合陈尽忠,她在皇后在慈宁宫请安时,特意和皇太后聊到景仁宫的修缮,皇太后笑着打趣说如果宁楚格好奇宫殿的陈设,不如自己去看看,如今这宫里所有宫殿都大同小异,年轻人想法新颖,还可以提提意见。

乌拉那拉氏愈发确认了自己的猜测,她只觉得愤懑和不满蚕食了整个心脏,五阿哥不过是庶出,珂里叶特氏也是小家族,她们乌拉那拉氏如今虽然远不如富察氏,但依旧是满族大姓。

皇后的不满不能对着皇太后说,更不能对着乾隆说,后宫诸人非但不会同情和帮助她,还会看笑话,她只能回到翊坤宫,对她尚不完全懂事的孩子说,催她的孩子上进。

宁楚格并不确定皇后是否会爆发,她只是尽人事,听天命,如果皇后无论如何刺激都不捅破她和五阿哥关系的这窗户纸,她便自己去捅破,她不会嫁给永琪,乾隆就算是当时生气,也不会真的对她如何,只是自己捅破终究是下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