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后续
明德帝回到上书房后,李全向他禀告:“陛下,太医诊脉后发现林小姐确实体弱,需要好好调养,若稍不注意,可能……据侍卫来禀,在冷宫水井中发现了一具尸体,可以确认是带林小姐去偏殿的那位宫女。”
明德帝听了李全的话后陷入了沉思:“此次事情看来并不简单,幕后之人将线索引至林清若,是想一石二鸟。在朕看来,李婉儿的嫌疑都比林清若的大,安排人给朕盯着李婉儿,既然事情确实发生了,那朕便遂了幕后之人的意。瑾儿也到了娶妻的年纪了,李全,拟旨,将李婉儿赐给瑾儿为侧妃,让钦天监择选吉日成婚。”
淑妃回到寝宫内,看着坐在寝宫榻上休息的上官瑾,关切的问道:“瑾儿,你父皇可曾怪罪你?”
上官瑾沉默的摇摇头,淑妃心下松了一口气,而后面色不虞的说道:“瑾儿,此事是你大意了,陛下已派人追查此事幕后之人,只是虽然你和李婉儿并未发生什么,但终究该是于李婉儿的名节有碍,你父皇应该会为你和李婉儿赐婚。”
“母妃,此事是我疏忽了,我甚至怀疑此事是李婉儿策划的,她居然还想嫁祸给林清若。”
“瑾儿,我其实也有此猜测,以我对你父皇的了解,他不会让李婉儿做你的正妃,而且此事明面上是我们理亏,李婉儿是户部尚书的女儿,再无确切证据之前你要善待她,你听懂我的话了吗?”上官瑾脸色愈发难看起来,但是在淑妃的不停追问下还是答应了。
林清若和李婉儿离开偏殿后便回到了宴会上,宴会上各家小姐看到李婉儿回来后都询问她为何离席许久,李婉儿也不回答,只是做出一副难过却又欲言又止的表情。林清若看着她这副样子心下嗤然,只觉眼疼便赶紧将目光移开了。
宴会在淑妃娘娘离开后不久便结束了,各家小姐纷纷离开了和煦园,坐上了自家等待已久的马车离开皇宫。
李婉儿登上马车后便脸色突变,好似再也忍不住一般,脸上露出了笑容。
而林清若在登上马车后,面色表情的想着今天的事情:向陛下和淑妃诬陷我的小太监应该是我之前看到的与李婉儿交谈的那位,但是按之前我听见的谈话,那位宫女并不是李婉儿安排的。
应该是有其他人知道李婉儿的计划,在背后顺水推舟。若我中了梦魇后浑身无力只能呆在偏殿的话,陛下和淑妃看见的便是二女一男呆在殿内了。那位宫女自从带我去偏殿后便不知所踪,现在应该已经凶多吉少了。
那位小太监那时欲言又止,很有可能见到我进去偏殿了,可是他为何不告诉李婉儿呢?
林清若越思考便越感觉自从自己回到了京城,便如同一枚棋子,被他人掌控着,身不由己。
上官瑾出宫后便径直回了端王府,刚回到王府中便立即在书房召见谋士吕金。
他将今日发生的事情都告知了他:“吕先生,父皇会给我和李婉儿赐婚,但父皇绝不可能让她做我正妃,母妃一直在告诫我要善待她。可是我一想到今日之事便觉得气愤,我觉得今日之事极有可能事李婉儿策划的。”
吕先生心里十分认可淑妃娘娘的话,但看着王爷面上十分气愤,想了想便劝道:“王爷,事已至此,把人放在眼前看着总比要时刻提防简单的多。淑妃娘娘说的对,她毕竟是户部尚书的嫡女,而且今日之事没有确凿的证据能证明是她安排的。若此事传扬出去,百姓们不会相信你们之间什么事都没发生过。陛下给您和李婉儿赐婚也是出于这个考虑的,您明面上还是要做的说的过去的,不然也会让陛下对您感到失望的。”
上官瑾听了吕先生的话,冷静了许多。等吕先生离开书房后,上官瑾将暗格里的画轴小心翼翼的拿了出来打开。画上竟然是林清若在京城城门口下马车时的样子,上官瑾轻抚过画上林清若的脸庞,面上露出痴迷又痛苦的神情。
林清若坐在庭院中,不知为何突然感觉到背后一阵凉意,没忍住打了个喷嚏。
春风见状,赶紧拿了一件大氅给林清若披着,嘴里还念叨着:“小姐,如今快入冬了,您还老是喜欢坐在院子里,万一着凉了可如何是好。”林清若听见春风的话,笑了笑不说话。
过了几日,林父下朝回府后向林清若说:“清若,今日陛下下旨,将户部尚书的嫡女李婉儿赐给端王上官瑾为侧妃,钦天监已经测算好日子,明年夏成婚。陛下如此突然下旨,想必前几日万福节时确实发生了一些事情。”
“父亲,您这猜的还挺准确的,前几日万福节确实发生了一些事情。也确实是因此陛下才会下旨赐婚端王与李婉儿,不过具体的我无法告知,希望父亲见谅。”
林清若暗示林父,林父立刻便明白了,但是还是担心:“你是如何得知的,为父也是今天无意间听见李秋明说漏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