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军营内,只要人数超过五万人,朝廷就会安排一位太医坐镇军营,而夏侯大将军这一级别的官员更是有太医随侍。
军营内的太医将来告老后便能得到御医的头衔,可以在朝廷领银子养老。
“他们想向您学习手艺……”李时嘴巴子一秃噜将情况和林清若说了,“您看呢?”
林清若一脸无奈:“他们想学就学,不用特意拜我为师。包扎手法的话,仁医堂内的学徒也会,并非不可外传。
至于烈酒,我会将蒸馏方法写好后交给他们。”
李时劝林清若:“您还是当面和他们说清楚吧,他们一个个固执的很,觉得手艺不能轻传……”
林清若于是跟着李时去了营帐。
营帐内,大家都端着碗喝着羊肉汤。军中没有贵重的茶叶,而且正值冬季,喝羊肉汤明显比喝茶更合适。
林清若一进来便说此事她不管,大家想学便学,拜师就免了。
“我年纪还不及弱冠,如何能当各位的师父呢?可别让我折寿了!”林清若这话说的也在理。
不过宁太医是个老顽固:“既然不能当你的徒弟,但是也不能白学你的东西。这样吧,今后若你有需要,我宁氏一族必当竭尽全力帮助你。”
一顿折腾下来,大家都觉得十分疲惫。最后还是上官胤做东,请营帐内的大家吃了一顿羊肉锅子,吃的大家满嘴流油。
林清若边吃边与宁太医聊着:“我之后会让人将蒸馏烈酒的法子写下来交给你们,手上的伤口一定要用蒸馏后的烈酒消毒,可不能马虎。”
宁太医听着,转头便说起了自己的情况:“我建了个宁家村,村子里住着的都是我的后代。
我不强求我的孩子学医,像我小儿子就不想学医,就在宁家村里种地,他是自己开荒的,种的都是些粮食青菜。”
林清若听后提议道:“地里可以种药材,种植一些军营中需求量大的药材。
您家听起来离北营不远,就地取材不比老远运来药材强多了?而且自己种的还能保证药材的质量。”
这宁太医一看就是个老顽固,但是有时候认真固执也是一大优点。
而且他医术很厉害,那他家种植出来的药材肯定也很不错。
“不错,不错。”宁太医如醍醐灌顶一般,眼睛都亮了,“种地才能赚多少银子,应该种植药材才对,还能供给北营。”
林清若见他一脸兴奋,饭都顾不上吃,赶紧让他打住:“此事您稍后再考虑,现在还是吃饭最重要。”
吃饱喝足后,诸位都很识趣的告辞离开了营帐之中。林清若越想越不对劲:“这宁太医,宁氏一族听起来怎么有点耳 熟……”
上官胤哭笑不得的看着她:“你呀,也算是好运了,宁太医乃是少有的自己跑来边关为军中士兵看病的太医了。”
“他的后代,宁任太医,如今是太医署的院使;宁重太医,是御药房的主官;剩下的一个儿子,宁有则在宁家村照顾老母亲。
他的夫人,乃是妇科圣手,我父皇便是他夫人接生的,被封为瑾勤夫人,享一品夫人的俸禄;
两个女儿宁馨和宁怡学了母亲的医术,是远近闻名的医女。”
林清若听着上官胤的话后,也想起了之前谷雨有告诉过她北营中有位德高望重的太医。
但是她那时以为并不会与这位太医有所交集,所以并没有特别记在心上。
“他们虽然只是一个医学世家,但是他们的力量不容小觑。而且他们学了你的手艺,以后就必须要敬重你,这样就相当于你在朝中多了一份力量。”上官胤笑着对李清若说道。
林清若知道上官胤说这话的意思,要知道现在听雨斋虽然在江湖中小有名气,也能及时得知各地的消息。
但是暂时还没有想打办法能够得知皇宫内的消息,宁氏一族确实是个很好的途径,只是此事还得等回道京城后才能做安排。
在林清若看来,在北营中的生活确实比在阳城时过的更枯燥。
所以在伤兵营内的伤兵情况逐渐好转起来后,她还特意去看了北营中关押俘虏的地方。
谷雨与各个地方的商人做生意,自然也懂得说些辽语,林清若便带着谷雨一起去了俘虏营。
那些俘虏都是年轻的男子,但是都很瘦,脸上都瘦的凹下去了。
军中自然不会给他们太好的待遇,平日里给他们吃两个馒头加上羊骨汤,他们却吃的无比香甜,甚至心中都没有起一丝想要逃跑的念头。
当然,那些俘虏中也有人受伤了。
林清若在与军医们聊完的第二天便带着他们来到了俘虏营:“我们试着用干净的水、普通的酒以及蒸馏过的烈酒给受伤的俘虏清洗伤口,同时用不同的包扎方法,看最后伤口的愈合情况……”
三日后便是年节,月亮正高悬在空中。北营内的士兵们都盼着三日后能边享受美食边欣赏着花灯,好好过个热热闹闹的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