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若还是将荷包再次塞给了李福公公:“福公公,这个荷包里装着的是一些糖果。”
李福公公其实年岁尚小,只是自小便进了宫,又得了李全公公的看重,拜了他为师,平日里故意装作一脸沉稳的样子罢了。
自从他拜了李全公公为师傅之后,便有不少人往他手中塞荷包,里面往往装着不少金银珠宝。
李福公公一般很少收,即使收了也会及时告知师傅。
李福公公也是第一次收到装着糖果的荷包,他迟疑了一会儿便没有再推辞,收下了荷包。
“林小姐,请随我来。”随后,林清若便跟在李福公公身后。
李福公公将林清若带到上书房门口,将门推开:“林小姐,请进,陛下已等您多时了。”
林清若进去后便看见明德帝坐在书桌前,正襟危坐地看着她。明德帝之前还在批阅奏折,听到门口的动静后便放下了手中的笔,抬起头看向了林清若。
“臣女林清若给陛下请安,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林清若当即跪拜着向明德帝行礼。
“起身吧,来人,赐座。”李全公公吩咐人抬着一个椅子放在一旁,林清若起身后便径直坐下了。
“林小姐,这是朕第二次见你了,上次见面时你倒是颇有些狼狈。”明德帝率先开口说道。
“是的,陛下。”
“朕今日听胤儿说,你在阳城研究出治疗瘟疫的药方,为何你会在阳城瘟疫肆虐之时跑去阳城?”明德帝继续问林清若。
“回陛下,臣女幼时因身子骨较弱被父亲送往神医谷。因缘巧合被医圣收为弟子,学习医术,当时神医谷中发生了一些事情需要臣女回去一趟。
谁知路上竟遭遇刺杀,是厉王殿下出手击退刺客,而后还同意让臣女一行人随他们一同赶路。
当臣女得知阳城有瘟疫的消息后,一方面是因为臣女自小便学习医术,知道得瘟疫之人很难医治,想为阳城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报答厉王殿下的救命之恩。臣女一向不喜欠人人情。”
“哦,你和胤儿很熟吗?胤儿和朕说起你的时候,言语中颇为欣赏。”林清若之前回答是倒是十分迅速,而当明德帝问到这个问题时,林清若并没有立刻回答。
明德帝看出林清若有些迟疑,眼中神色变得有些晦暗不明。
林清若心知她和上官胤自小便相识事情瞒不了多久,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告知陛下,也可以省去一些麻烦。
于是便开口说道:“臣女与厉王殿下自小便相识。神医谷离云城不远,小时候师兄经常带臣女去云城玩耍,机缘巧合之下便结识了厉王殿下,之后便与他相熟了起来。
只是后来他离开了云城,我们便失去了联系,也是在他救我之后,我们才重新有了联系。”
“你倒是诚实。”明德帝内心有些惊讶,若非这两人足够坦诚,他也未看出这两人想故意欺瞒于他。
他真的会怀疑这两人别有用心,明面上并无联系,实则暗地里早已联手。
林清若一脸坦然:“陛下,臣女从来没有想要隐瞒这个事情,这个事情一查便能知晓。”
明德帝双眼盯着林清若看了片刻,嘴角突然上扬。
而后转头看向身旁的李全公公:“你还呆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给林小姐上茶。”
李全公公赶紧吩咐下去,不一会儿,便有侍女上了茶和点心。
整个上书房内的气氛不知何时变得温和起来了,让人一点都感觉不到之前的剑拔弩张。
李全公公见此情景,内心颇为惊愕。
要知道他跟在明德帝身边几十年,见过的人不计其数,很少有人能在明德帝面前镇定自若地回答他提出地问题,且回答的如此合他的心意。
况且火药还是她手下之人研制出来的,她倒是足够坦诚,也十分聪明。
一方面,通过自身的医术,研究出治疗瘟疫的药方,解了阳城之危;另一方面,将生产出的火药运至北营,在火药的强大威力下,辽军溃败,逃回草原。
将与□□及相关人员全数上交,手中不留一丝一毫与火药相关的人或物。
她为大夏立下大功,是个可用之人,也通过了明德帝的试探,那么今后只要没有意外发生,明德帝给与她的赏赐与信任不会少。
林清若不是蠢人,自然也能感受到上书房内的气氛变化。
她心中松了一口气,端起茶喝了起来,茶杯遮掩住了她眼中的神色,她知道最难过的一关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