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封和离书!
“什么东西忘了,若是不重要,去安宁城在添置即可。”乌簌雪看着姗姗来迟的女子,对馆宁返回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
馆宁勾着男人的胳膊,拉着人走:“去和彩鸡告别了。”
乌簌雪弯眸,回望了一眼白雪皑皑之下的旧居:“等归来,新殿应该已经建好了。”
馆宁但笑不语。
西幽位于最西边的无人之境,安宁城便坐落在人间与西幽的边界上,因水土丰茂,年年粮食收成十分可观,城里也算得上安居乐业。
抵达安宁郡时,城中正下这大雪,房顶,城墙,路面,枝头…像盖了一层厚褥,馆宁穿着厚靴踩在雪地里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她为了这声音不走寻常路,偏偏去踩无人走过的地方。
乌簌雪背着剑,亦步亦趋的跟在她身后,放任她去玩。
可很快到了城门口时就再也没有干净的雪了,馆宁也玩够了,乖乖回到乌簌雪的身边。
乌簌雪伸手将她披风上的雪拂去,他穿的薄薄一片,风雪一吹便能见玉骨形姿,可却将馆宁的披风拉的严丝合缝,遮住头和手,不让冷风吹入。
女子带着面纱,只露出一双眼睛,对乌簌雪的呵护习以为常,目光朝城门口打量。
按理说凡间城门应该由城防守备看守,可这会儿立在城门口的却是仙门弟子,就是不太清楚是何门何派的?
毕竟这天下大大小小的修仙门派不下百数,馆宁并没全部都见过,甚至于全都听说过,不认识实在是寻常。
很快,既书明就带回来了消息。
“剑君,前方是点仙派的弟子,听说自妖国建立以来,妖族频繁在安宁城中作乱,安宁城刺史便向离此地不远的点仙派递了帖请求相助,点仙派受邀接管城防。”
人官效力庙堂,递与仙门之帖,可视作人族帝王令,仙门无有不从。
馆宁回首,朝着城池的另一个方向看去,那里丛林无垠,迷雾漫漫,深处藏着妖国。
有妖国在侧,安宁城不会有一日安宁。
还未说一句话,便有人踩着雪声,行色匆匆靠近:
“在下安宁城刺史,余弼,拜见照泽剑君!”
余弼头戴乌纱,面容精明,着红色官袍,胸口绣着飞鹤,外披一件黑色狐裘披风,狐毛油光顺滑,看起来暖和至极。
馆宁下意识的朝乌簌雪靠近,抱着他的手臂。
乌簌雪身子往她这边倾斜,将人遮住了大半。
余弼远远停住对着乌簌雪作辑,其双手相对,指尖相叠,高举过头顶,行的是文臣官礼。
馆宁没见过,觉得新鲜。
也觉得乌簌雪名气够大,这偏僻的地方都有人认得出他的脸。
乌簌雪微微颔首:“刺史大人不必多礼!”
余弼起身:“早闻剑君将至,下官早已扫榻相迎,还请剑君移步。”
乌簌雪牵着馆宁,拒绝了:“我携内子而来,就不叨扰大人了。”
说完,便绕过余弼朝城中行。
余弼转头看向男人身侧遮挡的严严实实的女子,他还是第一次听见仙门之人说“内子”二字。
可他不是听说,照泽剑君的夫人并不受剑君宠爱吗?
这看起来可不像是不受宠啊。
入了城门,城中各家门户上都挂着厚重的门帘抵御寒冷,做生意的摊贩也都提着火篓子取暖,对来来往往的修仙弟子似乎已经见惯不怪了。
这样的天气,最舒服的莫过于做饮食生意的店家了,远远看去热雾弥漫如烟,一股甜热的香味顺着冷风而来,馆宁提着裙子也凑了过去。
“天寒地冻,小仙子不若尝尝我家这烤红薯和糖炒栗子?”店家穿的臃肿,却被热雾暖的脸庞通红。
馆宁被这一声小仙子喊的不只是开心还是生气,一只健硕的长臂却已经越过她,将一锭银子放在了灶台上:
“喜欢就尝尝!”
“哎哟,仙君真是大气,仙子可是好福气。”店家见是一锭银子更是眉开眼笑,因为他知晓,这意思便是不必找了,这是仙门一贯的行事作风,但其中夹杂着的是对寻常百姓生活不易的怜悯。
店家心中感动,特意挑了最大,最甜的烤红薯装进纸袋里,递给馆宁:“我瞧别的男人都是问姑娘们要不要,这直接给钱的,可是凤毛麟角。”
馆宁是女子,自然是懂店家的意思,只是:“不是吧,一根烤红薯而已啊!”
耸人听闻!
店家一副你还年轻的模样,说:“男人若不是真心实意,那是一根烤红薯他都觉得亏的。”
馆宁似懂非懂,用肩膀撞了一下乌簌雪,挑眉看他:“你觉得亏吗?”
乌簌雪垂眸淡笑,声音撞人心弦:“是我赚了。”
店家哎哟一声,笑的嘴都快咧到后脑勺了。
馆宁脸色一红,捧着热乎乎的红薯不在说话。
“两个就好,在拿一点糖炒栗子。”乌簌雪不喜这些东西。
店家连连道好。
既书明抱着剑在后面看着,他一个大男人对这些东西自然也是不感兴趣的,谁知,乌簌雪却提着一个有些烫的红薯扔给了他。
既书明抱着红薯,一愣,风雪擦过他的眼睛,他有些无奈的笑说:“剑君,我不是小孩子了…”
“也不是小孩子才能吃吧!”馆宁将另一袋糖炒栗子随手塞进他的怀里,什么话都没说,回到乌簌雪身边,捧着红薯往前走。
既书明看着于风雪闹市携手而行的两人,不知此事究竟是喜还是忧。
馆宁尝了一口金灿灿热乎乎的红薯,软糯温热的口感,她很喜欢。
乌簌雪低头问她:“甜吗?”
“甜啊。”馆宁举起给他:“你尝尝。”
乌簌雪抓着她的手,低头在她咬过的地方浅浅尝了一口,确认说:“确实甜。”
馆宁嘻嘻一笑,埋头吃。
跟在后面的既书明面无表情的啃红薯。
齁甜!
走了许久,馆宁扯了扯乌簌雪的衣脚问他:“我们现在去哪里?”
乌簌雪:“去见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