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旸心里清楚,在要孩子这件事上,不能给父母过高的期待。光玉贤的身体是那样的状况,已经够让人焦虑的了,一旦父母明里暗里再表现出迫切希望抱孙子的态度,那肯定有人会心理崩溃的……前面已经有个女人为此手上,他不忍玉贤第二个受害。所以无论父母如何软磨硬泡,包旸都不为所动,差点就把“大不了以后去敬老院养老也挺好的”这种杀手锏给亮出来了。
当然,包旸不可能当着父母轻易说这样的话,那样只会让二老感到绝望。
包旸装出一副吃得很香的模样,同桌的包家二老却一点胃口都没有了。
立秋之后,一连几天小雨不断,大雨偶尔光顾,一扫此前湿热闷燥的天气。
这天,在电话里,玉贤把精心制定的船游线路告诉母亲。
“你那么忙,都没时间回来,还顾我们做什么……”外婆心疼。
“两码事。忙是忙,但我跟包旸都挺好的,您就别操心了!”玉贤轻松地说。
“我跟你爸这边倒不用你惦记,不过你公公婆婆家里,还得经常走动着。”
“公公和婆婆都很理解我的,您放心好了。”玉贤应道,“即使我去得少点,平时也叮嘱包旸常回家看看的,省得被人说他是有了媳妇忘了娘。”
“那就好,那就好。”外婆欣慰,“别让你公公婆婆觉得你们新婚夫妻只顾自己享乐快活,日子一长,会对你们小两口有意见……”
玉贤得知,小穗和小穆一直住在北郊小院,而且因为花子身体越来越不方便的缘故,小秋也时不时地来找堂姐弟玩。想想这样老两口不觉得无聊,也是一件好事,只叮嘱母亲千万保重身体,万勿过劳。
外婆自然又提起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的事,玉贤漫不经心地答了几句,声称自己很享受和包旸独处的时光,不愿过早成为孩奴,好歹暂时敷衍了过去。
“既然你和包旸都说顺其自然,那就顺其自然吧。不过我还得提醒你一句,”外婆认真地告诫女儿,“可不要刻意避……孕,万一孩子真来了,那就索性生下来,不然等你想要的时候,反而就……趁现在我还有力气帮你带孩子!”
玉贤何尝不知,母亲说的更接近顺其自然这四个字的本意,但她还不能实话实说,那样只会徒增父母的担忧,于自己接下来的治疗没有半点益处。
虽这样想,嘴上只道:“看来我妈还真是年轻啊!现有几个孩子带起来都不嫌累,还要主动再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