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迷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迷小说网 > 燃灯录[双重生] > 第4章 萤月教(3)

第4章 萤月教(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薛惕午后和陈仲理上了马车,颠簸了大半天,中间在途经的一座小镇上寻了个客栈将就歇息了一晚。第二日晌午,他们总算到了孚县南城门外五里处。

车夫、小厮等备好了路引,薛惕百无聊赖地掀开马车窗帘往外面瞎瞧着。

临近城门,路过一座城隍庙。只见城隍庙四周围了许多百姓,还有衙役、官差等拦着,像是出了什么事。

薛惕眉头一皱,叫停马车,下车走过去想看个究竟。

几个庄稼汉捂着嘴小声说:“李大怎死在这里,那个样子……啧啧,怪瘆人的!”

“他家婆娘前几天才死的,怎么今天他也死了,奇怪得很!”

一旁几人絮絮叨叨地谈论着,薛惕站在人群中,伸长了脖子往里瞧。

一个衙役走出来大声道:“别看了别看了,都回去吧,一个醉鬼呛死了而已,有甚好看的!”

庙里并不亮堂,薛惕站在大太阳底下瞧不真切,心里觉得蹊跷,却不便上前,只从周围的闲言碎语中听了个大概。

陈仲理神色不定,见薛惕回来,试探地问道:“那里发生什么事了?”

薛惕盯着他:“你问这个做什么?”

“好奇、好奇,”陈仲理擦了擦额角的汗,“我们还是快赶路吧,前面就快到了。”

不过一会儿,几人便通过了城门,进入了孚县城内。城门口早已有薛氏的仆从来迎,薛惕一行径直去了孚县薛宅,此处的宅子虽比不得文县的,却也十分气派,非小门小户可比。

众人用过午饭,陈仲理带着小厮出门寻大夫了。薛惕派人暗中盯着他,自己无事可做,又想起妙衍已早他一日到了这里,此时却不见人影,应是正忙着调查。

萤月教的事他是再清楚不过的,这不是什么名门正派,若要想发展起来,必得有人为其铺路,壮大声势后才好进一步扩张。

放眼整个孚县,还有哪家比薛家更财大气粗?

而那陈仲理也不知是从哪里得知了萤月教的邪术,向来胆小的他,竟也敢沾染。

——莫不是陈仲理相熟之人?否则他哪里会相信?

陈仲理不常来孚县,他相熟的,也只有孚县薛氏织坊的人了。

如此一来,线索便连上了。

思及此,薛惕想到了织坊的掌柜——陶甫定。此人颇有能力,却总有些心术不正。

若是直接找陶甫定来问话,怕是会打草惊蛇。不如自己直接过去,借查账之名暗寻其他线索,这样更稳妥些。

薛惕命人套车,朝薛氏织坊驶去。

*

妙衍与卓天放昨夜已知晓薛氏织坊与萤月教的干系,欲深入查探。但此时正是午后,光天化日实在不便行动,便打算静观其变。

二人还是坐在昨日通财客栈二楼的那处座位上,先观察织坊的动向。

卓天放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妙衍聊天,妙衍偶尔应个几声,大部分时间沉默不语。

近几日都在忙,妙衍心思澄明。这一刻闲了下来,心绪却又飘到了前世的故人身上去。

与前世不同,这一世,萤月教在孚县兴起。

莫非……崇琰也在这里?

自来了孚县,她曾多次探寻,却并未感知到崇琰的气息。

或许他要到集会那日才来,又或许……

重活一世,这一世,已没有崇琰这个人也说不定了。

就好像那莫名其妙多出来的薛惕,上一世不也没有这个人?

卓天放见妙衍在出神,也不打扰,只盯着不远处的薛氏织坊。

不过一盏茶的工夫,织坊里走出了三四个穿戴不菲的人,他们在门口站着,像是在等什么人。

不一会儿,一架马车在织坊前停下了。

卓天放对妙衍道:“师姐,织坊来人了。”

妙衍回过神来,朝那边望去。

一矜贵的青年走了下来,织坊门口的几人朝他躬身行礼,将他迎了进去。

妙衍瞧得真切——是薛惕。

*

薛惕被陶甫定等几人迎进织坊,草草转了几圈,便随之来到书房。

陶甫定等将重要的账册一一送上,揣着手站在一边等着。

薛惕坐在陶甫定的座位上,瞄了眼桌子上的那个紫檀木匣子。

陶甫定见状立刻道:“这是陈相公的匣子,借地存放在小的这儿的。”

薛惕轻笑一声,边翻看账册边道:“近来孚县的产业如何?”

陶甫定上前给薛惕斟了杯茶,点头哈腰道:“托少爷的福,一切都好,净赚比年前涨了三成。小的和陈相公商量过了,下个月把小立村那片地买下来,再起几座织坊,扩大产业。”

薛惕点头,一双丹凤眼盯着陶甫定,弯了眼睛笑道:“做得不错。听姐夫说,你和赵县令近日来往密切?”

陶甫定先是一愣,继而笑道:“陈相公夸大了,小的只是为了咱们这织坊能顺顺利利的,少不得要去跟上面打点,算不上什么大事。”

“既然如此,”薛惕挥来一旁的小厮,吩咐道:“去给赵县令投个拜帖。”又转向陶甫定,拍拍他的肩,语重心长道:“这段日子你劳累奔波辛苦了,我这个做主子的也得出出力不是。”

陶甫定连连称是,借备礼之名踏出了书房,脸色陡变,满是不快。

薛惕见人走远了,挥退其他仆从,拔下头顶的发簪,在紫檀木匣子的锁眼里捣鼓了几下,“啪”地一声打开了匣子。

他一拉开抽屉便看见了其中的信笺,翻了几页,愈发觉得不对劲。

这么稀疏平常的无聊内容,用得着锁起来么?

薛惕挑了挑眉,手掌在信纸上一抹,真正的内容便显现了出来。

外人只道萤月教内部的信笺要放在月光下看,是因为他们不解其中的法术。而这些对于薛惕来说,实在是小菜一碟。

薛惕读着信,眉头却越来越紧。

陶甫定是什么情况还无法确定,但陈仲理与萤月教有所往来是必然的了。

另外这信中提到的小立村的地皮一事,略显突兀。

这么些地,不是一朝一夕能拿下的。村民如何安身、织坊动工等事都是大问题。可方才陶甫定却说,下个月便能敲定,这速度未免太快了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