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境在仙界中,面积并不算大。北侧是万里竹海,一年四季,翠绿如碧。周身还环有群山,绵延不绝,座座高大挺立,孕育西南境万千生灵。
向南便是祈仙湖,湖畔住着许多仙民,传闻万年前有仙民在此见过芳泽仙子,故而称为“祈仙湖”。
西南境被山水环绕,历来易守难攻,是仙界防御力度较轻的地界。历代守界仙君也大多能够逍遥度日,不被妖魔两界所侵扰。西南境的仙民在此繁衍生息,代代不绝。
南绾住在飞花筑内,殿内很干净整洁,也很单调,甚至有点零落之感。
室内器物、摆设、又或是花草颜色都很寡淡,一切都淡淡的,像极了这间屋子的主人,清淡疏离,却又柔和温婉。
南绾将李砚舟安排在了云客居,离飞花筑不算近,原因还是那两样。
南绾早已习惯一个人,她怕吵,喜静,就连负责飞花筑撒扫的仙娥也都是一月才来一次。住得远些,也都清净,阿舟也能静心修习,涨进功力。
“师傅,我们今天学习什么?”
李砚舟定眼看着南绾,目光没有丝毫游走。
南绾在不远处站立,示意让李砚舟往前方看。
“回答师傅,你看见了什么?”
“是松,一棵青松。”
“还有吗?”
“苍劲挺拔,凛风不改。”
“师傅今日教你这口诀,就叫‘青松决’,它能够帮助你凝神聚气,减少心中杂念。”
南绾转过身,和李砚舟双目交汇,过而又移开眼。
“那便在此打坐,没有我的命令不可离开这天水崖。”
“是,徒儿谨记师傅教会。”
南绾看着李砚舟打坐修习的背影,微风拂过,扬起少年的发丝和衣袖,飘飘冉冉。
南绾回到飞花筑,给花瓶里换了新鲜的花,朵朵雪白,淡淡清香。
太阳早已西斜,天空笼罩在昏黄暮色中,飞鸟早已归巢,没有任何痕迹,飞花筑显得更加静了。
南绾往窗外望了望,起身准备前往天水崖。
李砚舟依旧在原地打坐,双目轻闭。他谨遵师命,没有任何懈怠。
“好了,今日就练到这里,去用饭吧。”
李砚舟立刻睁开眼睛,脸上扬起笑容,欣喜道“谢谢师傅!”说完便起身向食坊奔去。
突然少年停了下来,大声喊“师傅,徒儿这几日练得如何?”进而又立刻捂住嘴,暗道师傅向来是喜欢安静的。
南绾转向李砚舟“还需进步。”
师傅的回答落入耳中,李砚舟暗喜师傅没有生气,满脸笑意,肆意张扬。
“谢谢师傅,我记住了。”说完便一溜烟得跑走了。
南绾没有收过徒弟,但她清楚当下一个普通仙族少年到底该是何种资质。可从李砚舟短短数月的修习状况来看,十日的功,他只需两日;平常最容易出现燥心的打坐,即使他是个毫无根基的初学者,第一次都能凝神静心。
数月来,南绾多次让他练习修身打坐这种基本功,他每次都完成的很好,即使少年风发,天资尚高,正值轻狂年纪,也从未弃小功,望大功。
南绾望着李砚舟离开的背影,不乏思索起来,或许未来,仙界有他一席之位。
黑夜降临,南绾坐在茶桌前,一手抚着一只青玉茶杯,一手拿着本古籍。双眼盯着书面,正看得入神。
“咚咚咚…”屋内的寂静被敲门声打破。
南绾将书放在一侧,冷声道“何人?”说完便向门口看去。
只见少年端了一盏白瓷碗,李砚舟走进,将碗放在南绾身前的茶案上。
“师傅,食坊边上的桃花开得正好,我想着,给师傅尝尝桃花羹。”
语毕,李砚舟的目光从那碗桃花羹,移到了南绾脸上。
“阿舟有心了,只是这夜已深,日后便不必了。”
“只要师傅想吃,管他白天还是晚上,阿舟都能送来。”
少年笑得灿然,满脸真挚。
南绾端起碗,尝了一口,眼底有微微笑意。
李砚舟没有察觉,只直直看着她。
“师傅,怎么样?味道可还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