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早上遛完弯,张亭还是和往常一样在家附近那个早餐店买了早餐,吃到一半的时候,看到一个男娃娃站在店门口,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店里那冒着热气的蒸笼。
要是平时,张亭可能会以为这只是哪家娃娃跟着家长出门,路过了这里,但那娃娃身后还跟着一只大黄狗,那条大黄狗看起来跟普通的狗有些不太一样,它只是偶尔瞟一眼店里的吃食,大部分时候都是始终只盯着那个男娃娃,一直在男娃娃旁边着急地转着,好像是在催促着男娃娃赶紧离开。一人一狗看起来就好像是两个一起做坏事的人,只是这条大黄狗明显胆小了一点。
“小朋友,你家里人呢?”张亭问。
小孩儿不说话,仍旧盯着热气腾腾的蒸笼。
“哦,那你吃啥?爷爷买给你,包子还是油条?”
小孩儿仍旧是不说话,但指了指蒸笼。
“老李,来两个大酱肉包,一碗粥。”张亭对着店老板说完,又对小孩说,“吃完可要赶紧回家啊。”
小孩儿点了点头,在张亭对面坐了下来。
没一会儿,老板端来了一碗粥,一个小竹筐,里面放着两个大肉包、几个小油馍头。
“老张,这你孙子哇?”店老板打趣地问张亭。
“我哪有这福气,不知道谁家的,刚才就站在你家店门口。”
“哦,看着不像这片儿的,别是谁家的走丢了?”老板说完打量着小孩儿,看他从竹筐里拿出一个肉包后,先是掰开一半丢给了门口的大黄狗,然后就埋头不吭声地吃了起来。
“小朋友,吃完可得赶紧回家啊,不然家里人该着急了。”老板对小孩儿说,正打算摸摸小孩儿的头,小孩儿看也没看就躲过去了。
“让他先吃吧,一会儿我打听下。”张亭看着小孩儿的样子不由地笑了起来。店老板看看小孩,又看看那条大黄狗,摇了摇头就笑着忙去了。
张亭看着眼前这个小孩儿觉得他跟张晔小时候有点很像,一样的不爱搭理人。张晔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说张晔看着拽拽的,不愿意跟他玩,估计这小孩儿在学校里也差不多。张晔从小就聪明,上小学那会儿还总爱缠着他,但上初中后就不怎么跟他说话了,不过张晔心智成熟得早,很多事情都不需要他和家里面操心。
后来,高一那年暑假,有个男生天天在他家楼下等张晔,张亭本来打算请那个男生进家里来坐坐,但被张晔给阻止了。年轻人的心思他不懂,也不敢多问,生怕触了张晔的逆鳞,所以后来他甚至是有些怕张晔。
好像是那时候他才真正开始了解张晔,才知道了更多以前不知道的关于张晔的事,只是张晔并没有给他多少时间。
高三那年,张晔自己瞒着家里申请了国外的大学,一切都做得周全圆满,家里亲戚一直都以为是他们给谋划的,还说他们费心了,又说他们家张晔懂事、争气、不用家里操心。但自从那件事之后,他就几乎没怎么管过张晔,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在那件事情上干涉张晔,但又摸不清楚分寸和界限,所以一直都是蹑手蹑脚的,到最后不知道为什么就变成了后来的不管不顾。
想到这里,张亭叹了口气,一抬头,看到面前那小孩儿正眨巴着眼睛看着他,竹框里的两个包子和油馍头已经吃完了,粥几乎是一点儿没动。
“不喜欢喝粥?”
小孩儿摇了摇头。
“那豆浆呢?”
小孩儿点点头。
“包子还要吗?”
小孩又点了点头。
“老李,再来两个包子,加一碗豆浆。”
“这么快就吃完了?”老板拿着包子和豆浆放到小孩儿跟前说,“这不会是饿了好几天了吧,这么能吃。”
张亭听到后担心地又仔细大量了一眼小孩儿,但看他那神态自若、面色红润、气定神闲的样子,又不太像走失了好几天的孩子。
小孩儿拿到包子还是掰开一半扔给了门口的大黄狗,然后配着豆浆,三口两口地又埋头吃了起来。
“这几天有听说哪里有小孩儿走失的吗?”张亭问店老板。
“没有。要不送派出所去吧?”
“嗯。等他吃完完先问问,不行我就送过去。”
小阳低头吃着包子,听到“派出所”三个字,动作稍微停顿了一下,眼睛滴溜转了两圈,然后又继续吃手里的包子,吃完最后一口,他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豆浆,然后站起来转身就跑了出去。
张亭刚才一直在想张晔的事,看到小孩儿跑出早餐店才反应过来,随后慌乱着立马站起来结了账;等追上后,跟在小孩儿身后的大黄狗突然停了下来,朝张亭“汪汪汪”叫了几声,张亭停住了脚,小孩儿扭头看了一眼大黄狗,大黄狗便转身跟着小孩儿一起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