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墨桑姐弟俩刚说完话,杨妈妈便拎着两个食盒回来了。
“怎么这么快?”无忧开了门,问道。
“厨房今儿给姑娘留了早饭,还把回春堂送来的药都煎好了。姑娘赶紧吃了饭便喝药吧。”杨妈妈走进堂屋,将食盒里面的粳米粥、小笼包、鸡油卷等一一端出放在桌子上。
“这倒是怪了。”颜墨桑疑惑道。宅中厨娘一贯是只做分内之事,除了上次猴子发烧帮忙烧了开水,平日里是绝对不愿意为大房多做一点事的。倒也未必是人情冷漠,不过是怕得罪二房罢了,毕竟如今掌事的是二太太。
“想是樘少爷吩咐的?昨儿回春堂说了今日会送药来,樘少爷一贯细心,提前嘱咐也是有的。”无忧猜测道。
“应该是。”杨妈妈认同道。
颜墨桑坐在桌边正要开动,颜墨朴跑了过来,朝桌上看了一眼,见到正是自己早上吃的那些,便没有了兴趣,又跑回院子里玩去了。
颜墨桑吃完,将碗碟收入空的食盒,又从另一个食盒中拿出温热的汤药一口喝了。
药汁太苦,颜墨桑不由吐了吐舌头,走到院里喊颜墨朴,然后从他的随身荷包里拿了两个果脯一起塞进嘴里。
“姐姐,我们什么时候去找三婶婶?”颜墨朴问道。
“一会儿就去,无恙也一起吧。”颜墨桑好笑道:“你就这么迫不及待想上学?”
“反正也躲不掉,我觉得和无恙一起学总比我自己一个人好。”颜墨朴摇了摇头,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
颜墨桑看着他的表情笑得更开心了,“既然如此,你把你昨日写的字拿上,我们这就走。”
“好。”颜墨朴答应着跑进书房。
颜墨桑提上食盒,准备顺路送去厨房,旺福从外面走了进来,绕着她闻了闻。
“怎么了?”颜墨桑停下脚步,摸摸旺福的头,问道。
旺福看了看她,又闻。
颜墨桑有些疑惑,难不成方才的药是新的,味道与往日不同,所以旺福感到好奇?
颜墨桑重新打开食盒,将空的药碗给旺福闻。
不待颜墨桑等走出门,院外便有人敲门。
杨妈妈打开门见二太太和三太太亲自带着一群婆子丫鬟还要小厮站在门口,顿时有了不详的预感。
这还是颜墨桑穿越后第一次见到二太太,先时因自己养病,便没有去向长辈请安,二太太虽偶尔差人来问候,却不曾亲至。
颜墨桑等人迎上去行了礼,正要将两位太太让进来,身形苗条,细眼高眉的二太太一见院里那几只狗便皱紧眉头,冷冷道:“我们便不进去了。因着大姑娘的病这么久了也不见好,昨儿我和你三婶婶一道去了昭觉寺,住持如今正在为知府夫人做法事,一时走不开,便邀请大姑娘去寺里静养几日。想来佛门清净地,自然没有邪祟之流,倒比请和尚来家里做法的好。”
“大姑娘这么长久的病着也不是办法,如今便赶紧收拾收拾去寺里吧,那边已经提前打扫了单独的僧房,家中车马轿子也已备好,若是到了寺里有什么缺的短的,着人回来送个信,我们自然派人给你送去。住上三两个月,”
颜墨朴不舍,伸手拦在颜墨桑身前:“姐姐不去,姐姐就在家里。”
“朴哥儿,到三婶婶这边来。”三太太冲朴哥儿招了招手,接着身后的沁烟、沁雪便上前将朴哥儿半拉半抱地拽了过来。
三太太又对颜墨桑道:“这段时日,朴哥儿便到我院子里住下吧,我自会好好照顾他,你安心养病便是。”
“大房伺候的人少,去了寺里也不比家中凡事都有照应,我与你二婶婶商量了,另派两个丫鬟伺候你、再派一个小厮替你跑腿。”二太太接着道。
颜墨桑见她们你一言、我一语,明显是有备而来,且人多势众,何况自己大闹学堂一遭也理亏,知道这次是躲不过去的。想来寺里人来人往,也无甚危险,三房也不会苛待颜墨朴,便笑道:“谢两位婶婶如此为我着想,只是衾褥衣裳都需要整理,我下午再去罢,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
“住持忙,也是我们好说歹说才匀出这小半日功夫,你这会儿去了他还能亲自接待,替你画画符、驱驱邪。东西让无忧收拾了,她下午再去寺里便是。”二太太道。
颜墨桑见推脱不过,只好由着二房三房的丫鬟婆子推着她往外走去。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不好嘱咐太细,颜墨桑只得一面走着一面回头道:“无忧将我常用的东西收一收,只拣要紧的下午带了来。杨妈妈留下照管院子,若是我缺了什么,着人来送信你便帮忙收拾出来使人带过去。杨管事每日送朴哥儿上学后,都来寺里一趟。”
颜墨桑说完,已出了大房院门,走到颜宅门口便上了马车,左右坐着二房和三房各自派来伺候自己的两个小丫鬟。
“你们叫什么名字?”颜墨桑问道。
左边穿鹅黄衣裙、脸蛋圆圆、长着几颗雀斑的小丫鬟率先开口道:“我叫宝月,三太太让我好好伺候大姑娘。”
颜墨桑见她倒是天真伶俐,笑着点了点头。
右边穿海棠红衣裙的小丫鬟一双桃花眼,面上敷着脂粉,身上散发着淡淡的花香,开口道:“我叫碧珠,二太太派我来的。”
颜墨桑见她这副打扮又是满脸不情愿的模样,猜测应该是二太太故意打发她出来的,不过也不多问,只是客气道:“难为你们俩了,跟我一起到寺里茹素吃斋。”
“伺候主子是我们的本分,大姑娘客气了。”宝月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