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守将一看,确实是中郎将董越。
董卓迁都之后,董越被派往渑池驻扎,抵御关东军的进攻。他本就不住在都城,然而他听闻天幕所言,自己竟被牛辅所伤。
相国之下有五大中郎将,分别是牛辅、徐荣、董越、段煨以及吕布。
但是要说能力,牛辅也就一般般,不过仗着是董卓的女婿,所以才目中无人。
董越还认为自己与牛辅相交甚好,没想到此人竟是如此小肚鸡肠之人,董越心中不快。又闻天幕说,李郭二人之事,他二人竟然控制了都城,还胁迫天子,乱杀忠臣。简直可笑。
李傕,郭汜乃是区区校尉,不过是牛辅的部下,如今牛辅被罢免,任了个闲职,风头竟然都被他们抢去了。
他本就许久未回都城面见董相国和天子,刚好此时回来述职,尤其是要向相国提一提牛辅这件事情,不然让他心里憋了个大石头,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守城将士见此说,“我等还需回报董相国。”
而董越却喊到,“怎么?我出了这城门,就不是西凉军的人了吗?只有在都城里的人才是西凉军?我也为都城安危效了犬马之劳。你们就如此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吗?”
他说完,指着一个将士大喊:“王麻子,你还记不记得是谁带你来的都城!”
他喊的那位王麻子正是守城将士之一,此刻他的脸上阴一阵晴一阵的。“这……”
一位守城官员见状解围:“既然是中郎将,那便请进吧,不过大军可不能直接进入都城。”
董越抬头,大喊了一声,“知道了。”
与他随行的人并不多,但董越的大军却在后头跟着。
五位中郎将,目前牛辅被免职,徐荣被猜忌赋闲在家,听闻天幕说董越会被牛辅所杀,吕布四下逃窜,五位中郎将中唯有段煨未被波及。
城门三十里开外,又来了一只军队,军旗上一个大大的“段”字。
“谁来了?”守城将士今天格外的忙。
“远处是谁来了?”他见无人回应又喊了一声。只是离的太远了,谁也听不见啊。
一直等到他们走进了一些,这才听得清楚,“是中郎将回来了吗?”
“正是。”
来者正是中郎将段煨。
*
这就是黄琬做好的部署了,黄琬与杨彪同被拜为光禄大夫,然而两人都忠于汉室,他两人劝董卓不要迁都,因此受到董卓迁怒。
那日,黄琬从天幕上得知王允事情败露,若王允事发势必会牵连自己,于是便趁着王允的事情闹到大街小巷人尽皆知的时候,偷偷出门,找到了杨彪。
“杨大人。”黄琬刚进门就作揖。
杨彪赶紧扶起来他。
“黄大人,你这是干什么?我俩同朝为官,职位相当,不必行礼啊。”
“还请杨大人救救大汉。”黄琬声泪俱下。
杨彪还不知道事情竟然已经到了这个程度。
他惊讶的望着黄琬,“你说的是司徒王大人的事情?”
外面吵吵闹闹的,已然多时了。“若是要救出司徒王大人,恐怕不容易。这城门封锁,想救他出去也是不能啊。”
虽然说目前情势紧急,但杨彪也不知具体为何。如今朝堂中的局势瞬息万变,哪怕明日董卓要了他的脑袋,杨彪也不觉得稀奇。
“黄大人究竟是何事啊?”
黄琬又拜了一拜,“杨大人,我也不是要故意拖你下水,只是这大汉兴亡就得拜托您了。”
“黄大人您就说吧,咱们同朝为官这么多年,我知道你的为人心性,你已知我不会背叛你,若有任何需要直接告诉我便是。”
黄琬这才将与王允密谋之势,和盘托出。
“此事还只有一个雏形具体,如何实施还未确定,但,若成功,势必我也会受到牵连。您也不必救我。我是另有一事,要拜托你。”
“请说。”
黄琬这才从袖中拿出一份卷轴,“如果到了危急之际,还有一个可用之人,务必寻找段煨,搬回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