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迷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迷小说网 > 向三国天团揭秘死因[历史直播] > 第65章 刘焉之死(六)

第65章 刘焉之死(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益州多义士。只是刘范将军已经……”汉献帝无奈地说。

张鲁听到这里已经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但是目前的情况紧急,他没有听陛下继续说,只是催促汉献帝和他的部下:“请陛下赶紧上路。”

张鲁和段煨护送汉献帝前行。

不多时,李傕的追兵已冲破密林,数百名精锐骑兵挥舞着长枪和刀剑,气势汹汹地向汉献帝的队伍包围而来。张鲁目光如炬,高声喝道:“将士们,随我抵御贼军,保陛下安危!”

段煨手持长剑,率先冲入敌阵,他的士兵紧随其后,士气高涨,与敌军短兵相接。刀光剑影之间,空气中弥漫着血腥气味,双方士兵厮杀成一团。张鲁的长剑划过一道寒光,劈倒一名敌将,而后他迅速转身,又挡下一名敌兵的袭击,动作干净利落,气势如虹。

敌军人数虽多,但张鲁和段煨的将士们毫不退缩,奋力迎战。刀剑交错之间,鲜血四溅。他们奋力抵抗,争取时间,让汉献帝的马车先走。

数日后,汉献帝在张鲁与段煨等将士的保护下,脱离了危险。张鲁在突围后意识到,洛阳虽然是汉室故都,却已被战乱摧残,几乎无力自保,且各路诸侯割据混战,途中险阻难测。经过一番深思,他决定带领汉献帝一行人前往更偏远却相对安全的地方,以避开李傕、郭汜等乱臣的追捕,并寻求可靠的盟友支援。

张鲁提议,“如今李傕郭汜在后紧追不放,我们不如改道汉中?”

司徒大人才不会同意:“你是说不回洛阳?这怎么行?”

“怎么可能改道汉中?渭水东行,经过函谷关,进入关中平原,再往东抵达洛阳。这才是可行之道。”

张鲁在汉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根基,并且益州的地势易守难攻,权臣势力一时难以渗透。只是此时想要说服他们并不容易。

张鲁接着说道:“可是如果仍然走这一条路上,敌军在后,我们未必能全身而退。李傕与郭汜的兵马追赶甚紧,他们对渭水东行的路径了如指掌,我们这支队伍已是疲惫不堪,若继续往东,势必成为靶子。”他顿了顿,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显得深沉而急切,“改道汉中虽看似偏离洛阳之路,但汉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那里,我们可暂避敌军,重新整顿,再做打算。”

司徒赵温摇摇头,显得不悦:“张将军,你虽然一片忠心,但汉中道路艰难,山路崎岖,险隘重重,贸然前行,只怕更是凶险。再者,我们护送陛下东归洛阳乃是复兴汉室的唯一希望,若往汉中,岂不是舍正路而择险途?”

张鲁见众人疑虑,心中也知难以说服,但还是不甘心地继续劝说道:“赵大人,敌军来势汹汹,连日追击下我方人马疲惫不堪。更何况,洛阳如今残破,已经不再具备稳固的局势。若贸然回洛阳,岂非自陷险境?而汉中地势险峻,我在当地也有旧部协助,便于我们暂时立足。”

赵温依旧不以为然,皱眉道:“可汉中偏远,地处山谷,若再想回中原,难上加难。更何况,天下诸侯皆以洛阳为大汉正统之地,我们若不归洛阳,如何能号召天下?”

一旁的段煨略显犹豫,但眼中露出思索之色。他缓缓说道:“赵大人言之有理,但张将军所言也并非毫无道理。长安兵马已然逼近,若继续东行,恐怕难以成功抵达洛阳。不如先往汉中避难,待局势稳定再东归洛阳,或许更为稳妥。”

赵温闻言,略显不满地瞪了段煨一眼:“段将军,你也是洛阳旧臣,怎能动摇去洛阳之心?汉中地处偏僻,若陛下入此,恐怕再难归中原。”

张鲁面色坚毅,正要再劝,却听汉献帝低声道:“众位爱卿,稍安勿躁。”他抬起目光,扫视众人,沉稳而坚定地说道,“此番东行,朕本意是重振洛阳,让大汉江山不再受乱臣贼子之辱。但眼下确如张卿所言,长安兵马紧追不舍,渭水东行一途无险可依,若陛下与诸卿一同陷入敌军追击,恐难全身而退。若避往汉中,虽非朕之心愿,倒可暂时避祸,伺机再图东归之路。”

赵温面露急色,劝说道:“陛下,此事需三思,汉中虽险,但若失去正统归属的洛阳,则大汉号召之力恐难长久。”

张鲁见汉献帝犹疑,趁势说道:“陛下,赵大人之忧臣亦深知,但眼下敌军势大,唯有汉中能成屏障。且臣在汉中有一定根基,必能安置陛下暂避锋芒,待时机成熟再东归洛阳,或以广汉为据点号召天下之士。”

益州与朝廷之前的关系一直不好,此时张鲁如此献殷勤,不免引起了汉室旧臣的怀疑。汉献帝毕竟年轻,心中感念刘范的帮助。但是其他人却不能直接同意改道汉中。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