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虽然心中对刘焉、张鲁等人奋战护驾感念不已,但他深知自己若继续滞留,只会让忠臣们白白牺牲,便点头对随行的赵温和段煨说道:“朕心不忍弃尔等忠臣将士,但此时已无他法。诸卿随朕东行,待安抵洛阳,朕必不忘今日之恩!”
赵温和段煨领命,肃然拜道:“陛下放心,臣等誓死护驾,早日护送陛下归洛阳。”
张任咬牙点头,挥舞兵刃,指挥士兵严守阵线。他们不断后退,逐步将战线拉开,给汉献帝一行人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战斗陷入焦灼状态,双方都付出巨大代价,河岸两边尸横遍野。
不久之后,李傕接到探报,得知汉献帝已彻底脱离追击范围,度过黄河,他怒不可遏,愤愤道:“罢了,刘焉这些偏安之辈,只会拖延我军,今日暂且收兵!”
李傕军队在号角声中渐渐撤退,张鲁与刘焉的士兵皆已筋疲力尽,望着敌军退去,终于松了口气。
战后,张任对张鲁说道:“张鲁大人,此战多亏你谋划,否则恐难以挡住李傕追兵。”
张鲁拱手回道:“张任将军客气,此举皆是为护卫陛下,幸好汉献帝已然安全东去,吾等也可无愧于心。”说罢,他望向汉献帝消失的方向,神情中充满了感慨与不舍。
汉献帝一行人在赵温和段煨的保护下,继续朝洛阳前行。虽然未曾如张鲁所提议般转向汉中,但孟津之战的忠勇牺牲令他倍感敬佩,心中默默发誓,将来若得以安稳于洛阳,定会善待今日相助的忠臣义士,延续汉室的光辉正统。
刘焉站在益州的府邸前,神情沉重,眼中透出无法掩饰的哀痛。他原本派遣张鲁和张任护卫汉献帝东行,希望能在乱世中保住自己的儿子们,助汉室一臂之力。然而命运弄人,他的两个儿子仍未能逃脱劫难。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似乎透过益州的山川河流,看到了那战火纷飞的中原:“从我决定留守益州之时,便知道这一天终会到来。只是不料,命运竟如此无情。两位将军一路辛苦,不仅护送陛下脱险,还亲自回来报信。辛苦了。”
张鲁听闻,满心愧疚,向前一步跪下,恳切说道:“主公,末将虽护得陛下脱险,但此行损失惨重,少主也……未能归来。主公若有任何吩咐,末将万死不辞,誓死守护益州。”
张任紧随其后,也抱拳跪地:“主公,我等未能完成使命,但愿竭力相报,护益州安稳。”
刘焉见两人忠心耿耿,深感安慰,轻轻扶起二人,语气中多了一丝感激:“两位将军忠心可鉴,我刘焉今日能有你二人相伴,实乃不幸中的万幸。益州虽地处偏远,但战火难免蔓延至此,我二人将共守此地,庇护百姓,暂安于一隅。”
张鲁与张任齐声领命,神情坚定地道:“末将誓死追随主公,护卫益州!”
刘焉望着二人,心中暗自叹息。他曾经在朝廷中无所作为,借董卓之势来到益州,本是想在这乱世之中安享富贵,却未曾料到会走到今日这般地步。他心中既有愧疚,也有无奈,更有一丝未曾泯灭的抱负。
片刻后,他沉声说道:“既然世道混乱,战乱难免,益州也不能独善其身。既然陛下已脱险归洛阳,汉室大业仍有希望。张鲁,你继续联络各方义士,暗中积蓄力量;张任,你与我镇守益州,若有任何异动,务必通报。”
张鲁和张任点头应诺,面带肃然,深知益州未来可能面临的风暴。
刘焉望着苍茫远方,眼神透出决绝:“既然汉室尚在,便守护这一方江山,为大汉存一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