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若听了上官胤的话,便知自己的小算盘落空,今日只能在别苑里好好休息。
林清若气冲冲的回到房中,她躺在床上,很快便睡着了。等她醒来后,发现已经到了用晚膳的时间。
春分听到声响后便走到床边:“春分,现在何时了。”
“小姐,已经到了用晚膳的时辰了,王爷正在膳厅等您。”
“为何不早点叫醒我?”
“是王爷吩咐的,您最近太累了。”林清若撇撇嘴不说话了,而后从床上起来。
春分为她梳妆好后便与林清若一同前往膳厅。
林清若到达膳厅后瞪了一眼上官胤,上官胤看着林清若的举动无奈的笑了笑,之后便与林清若一同用起了晚膳。
用完膳后,李时突然将一封书信递给了林清若,林清若看着书信上医圣的字迹,想到之前自己在书信中问了师父瘟疫之病。
林清若将信拆开,只见信中写道:瘟疫之症状多种多样,为师无法告知你准确的药方。
但为医者,知道了疾病的症状,了解了疾病的病因,需对症下药。
林清若看着信中医圣所写的对症下药四字,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立马起身冲回清心居。
林清若坐在书案前,不停翻看着医书,时不时提笔在纸上写着,不知不觉一夜过去了,窗外已然大亮。
林清若看着手中的写满了字的纸,欣慰的笑着。
春分见林清若停下了手中的笔,本以为林清若打算休息,谁知林清若起身,打算立马出府去仁医堂。
春分劝道:“小姐,你一夜没睡,可以先休息一会儿再去仁医堂的。”
林清若不愿,春分没法子,只得为林清若梳妆。盯着林清若用完早膳后,便跟在林清若身后去往仁医堂。
仁医堂中,众人还是如同往常一般三三两两聚在一块儿,边翻医书边讨论着。
林清若走进仁医堂,一脸开心的将手中拿着的纸张递给了苗院判:
“苗院判,这时我昨天连夜翻医书确定好的治疗瘟疫的药方,您看看。”
仁医堂内的其他人听见林清若的话,都走到苗院判身旁看他手中的药方。
只见纸上写着:
七星汤:玄参麦冬(各一两)天花粉(三钱)甘草(一钱)荆芥(二钱)神曲(一钱)桔梗(二钱)水煎服。
若鼻中出血,加犀角(一钱),切不可用升麻代之,宁用黄芩一、二钱。
加味术苓汤∶白术(五钱)茯苓(一两)贯众(一两)甘草(二钱)车前子(五钱)水煎服。
众人越看脸上越惊讶,不知过了多久,苗院判抬起头问林清若:
“林小姐,观此药方,用药十分精妙,敢问你是如何想出此药方的呢?”
林清若听见苗院判的问题,一脸平静的回答道:“之前我曾修书一封问我师父,师父在回信中写道,瘟疫之症状多种多样,师父无法告知我准确的药方。
但师父提醒我,为医者,知道了疾病的症状,了解了疾病的病因,药对症下药。
先前我认为,瘟疫之症是因火热之毒不宣,郁积而造成的。
火性炎上,受郁则火气不伸,蕴藏于腹中,就像锅盖没有揭开,大闭作热,热闭成毒。
治法宜大泻其火毒,以畅快地泄其郁闷之气。”
林清若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既如此,我便针对此因,对症下药。
七星汤中玄参天花粉依然生津,且玄参可泻火解毒,天花粉可用治疮疡肿毒。
荆芥依然外散表邪,内散郁邪,神曲和胃,桔梗甘草排肺之脓痰,利喉咙。
但若得病之人至泻痢阶段,七星汤便无用,可另用加味术苓汤救之,痢止则生,否则不救。
加味术苓汤中白术茯苓健脾胃。贯众能治流行性感冒,鼻出血,解一切热毒。
甘草清热解毒,车前子有清热利小便止痢之功。”
仁医堂众人听着林清若的话语,不住的点头。苗院判说道:“对症下药,不愧是医圣。
此药方十分精妙,若此药方有效,阳城便有救了。”
苗院判命人从平云坊内随机找十位得病的百姓,将试药之事告知他们。
他们答应后便吩咐仁医堂中学徒尽快按方煎药,让他们服下,观察他们的情况。
只见大多数得病之人服用后一剂病轻,二剂病又轻,三剂全愈。
大家检查完这十位得病之人的身体情况后,惊喜的发现除了一位得病时间太长,已有泻痢症状。
但因身体十分虚弱,服用了加味术苓汤后病情未明显好转之外,其余九位都已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