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天色已暗,无忧和决明借回春堂的火点燃了带来的灯笼,颜墨桑懒得再戴帷帽,便只拿在手里,与其他几人一道往回走去。
街道上已经安静下来,只偶尔能遇到几个行色匆匆的行人。
不过走到一半时时,却突然看见远处灯火辉煌,还有嘈杂的人声隐隐传来。
“那里倒是热闹。”颜墨桑道。
“那是西街,西街没有宵禁。咱们太太的酒楼和铺面都在那边呢。”无忧接着道,又想起樘少爷也在,便不再多说。
颜墨桑会意,也不多问,提议道:“我们走进了看看?我好久没见过这么繁华的场景了。”
“去瞧瞧吧,也饶不了多少路。”颜墨樘道。
几人朝着西街走去,越近越听得人声鼎沸,还未走至人群熙攘处,便已有食物的香味飘出,油炸的、卤煮的、热锅煎的、蒸笼蒸的,一下子便勾起了众人的馋虫。
待走进西街,只见面摊、抄手铺子、汤圆小店、卤肉摊......排满了街道两侧。
正好都没吃晚饭,众人索性寻了一家面馆,一人点了一碗面吃。
吃完面颜墨桑又买了两盒红糖糯米糕,与众人分着吃了一盒,另一盒准备带回去给颜墨朴他们吃。
走出一溜吃食摊铺,便到了日用杂货铺区域。卖脂粉的、布匹的、首饰的、锅碗瓢盆的、书籍的、笔墨纸砚的,又是长长一段。
“那不是枫少爷的小厮吗?”决明突然指着前面的书铺道。
颜墨樘和无忧细看去,的确是熟人。
颜墨桑顺着他们的视线看过去,便看见一个穿着松花色短衣、皂色裤子的少年抱着几本书从书铺离开,淹没到人群中不见了。
“枫少爷不是在昭觉寺还愿吗,他的小厮怎会出现在此处?”无忧疑惑道。
“想是寺里无聊,买几本书解闷儿吧。”颜墨樘随口猜到,他与这个二弟同父异母,性格迥异,自幼便不亲厚,故而对他的事也不甚了解。
“离了学校,从没见枫少爷看过书。”决明小声道。
“我们也过去看看吧。”颜墨桑道。
众人走到书铺,只见门外支起一张大方桌,上面摆的多是话本之类。门内一整间铺面里都是整整齐齐的书架,上面分门别类地摆着各色书籍,四书五经、农桑稼穑、医学药理等等不一而足。其间驻足翻阅或走马观花的顾客也是各色人等皆有,长袍的、短衫的、罗裳的、褐衣的、年轻的、年长的,甚或是男的女的,挤满了一屋子。
“人太多,我们就别进去了。”颜墨樘道。
颜墨桑点点头,随意翻了几本桌上的话本,多是才子佳人、妖精鬼怪、游侠行记之类的。可惜自己现在没空,以后若是得闲了,倒是可以买几本打发时间。
几人又往前逛了一会儿,突然闻得笙管悠悠,乐音靡靡,再看前面异样的灯火灿烂,朱楼绿瓦,白玉栏杆,彩带飘香,灯笼映月,又是一番别样的繁华景象。
“那边竟然更热闹了。”颜墨桑好奇道,正要加快脚步,却被颜墨樘伸手拦住了。
“大妹妹,那边不能去。”颜墨樘开口道。
“姑娘,那不是正经地方,咱们回去吧,也出来这么久了。”无忧也劝道。
颜墨桑这才反应过来那边应该都是些秦楼楚馆之类的,故而也不坚持。
几人从一条巷道穿了出去,又走了一刻钟的时间,到了颜宅门口,各自回房了。
颜墨朴和无恙已经睡下。堂屋里一溜的窝,里面依次睡着猴子和狗狗们。两只猫还是睡在颜墨桑的床上,杨妈妈说晚间那会儿三花下来吃了东西喝了水,又四处逛了逛,旺财则一直睡着,不见醒转。
“应无大碍。”颜墨桑宽慰道,虽然自己见旺财连续睡了这许久,也不免担心,但是担心无用,便不把这情绪传给他人了。
“姑娘的身子,大夫怎么说?”杨妈妈又问道。
无忧将医生的话转述了一遍。
杨妈妈道:“往后再忙,还是要好好吃饭才是,不然旧病添新病,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我也这么想着。”
几人闲话了一会儿,杨妈妈便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