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的食堂在大雄宝殿的东南边。
因为颜墨桑几人是女客,所以她们没有直接在食堂进餐,而是将食物用竹篮装好拎到禅房去吃的。
女眷禅房在食堂北边,由接近一丈高的青砖院墙围着,走入院门是一小片空地,空地前面一排青瓦小屋,总共五间禅房,颜墨桑住在最北面的一间,旁边还有一间留给她的丫鬟。
宝月和碧珠各自带了一个包袱的行李,颜墨桑让她们先去旁边屋里放下了。
禅房不大,进屋一眼就能看完。
左边一个佛龛,佛龛前一个半旧的蒲团。中间一张小木桌,旁边两把小木凳。右边一张石砌的床,大约知道颜墨桑这种的大小姐出行都会自带被褥枕头,所以床上什么都没有。
颜墨桑走进看看,倒是格外干净,一尘不染。
小沙弥将人送到禅房便自去忙了。
宝月和碧珠将饭食拿出来摆在桌子上,然后道:“大姑娘,先吃饭吧。”
颜墨桑坐下,让她俩一起吃。
两人连连摆手道:“我们伺候姑娘吃完了再吃。”
颜墨桑也不勉强,把大半的饭菜装回食盒,递给她们道:“我吃饭不喜欢有人伺候,你们去旁边屋里吃完再来吧。”
宝月还有些犹豫,碧珠已经接过食盒,道了声“好”,提步走了。
宝月只好跟上。
吃完午饭,颜墨桑便带着宝月二人去了寺门口。
颜墨桑想去山脚下等无忧,不料刚走下一级台阶,碧珠便快步上前拦住道:“大姑娘,还是待在寺里吧。”
宝月也附和道:“大姑娘身子弱,寺里清净养人,何必上上下下劳累?”
颜墨桑这才明白她俩是带着监视自己的任务来的。
想来自己与二房三房并不亲厚,大房如今无依无靠,下人未必会给自己多少面子。何况自己下山也帮不上忙,便退了上去,索性就在寺门口等了。
无忧见颜墨桑一走,便急急回房收拾东西去了。
天气渐热,但是山上凉快,且姑娘体弱畏寒,这一去不知几时才能回来。无忧装了整整两大箱用物。
又将银钱带了大半在身上,剩下一些留给杨妈妈,以备朴哥儿的不时之需。
见旺财还睡在姑娘床上。无忧想着姑娘一直挂心着旺财,便寻了一个竹篓,用厚厚的坐褥垫了,然后将旺财抱了进去。
不料三花见状,一跃也进了竹篓,守在旺财身边警惕地看着无忧。
无忧也顾不得许多,将盖子盖上,便出去叫小厮来搬箱子。
走出院门恰好遇到一个厨房的婆子送了颜墨桑的药来。
无忧赶紧接过,道谢不已。若非对方送来,自己竟全然忘了这回事。
二房三房留了两个小厮在外面候着。
无忧让他俩将箱子搬上马车,自己背着竹篓跟在后面,上马车后便将竹篓抱着,尽量减少颠簸。
两个小厮没有跟来,到了山脚下,车夫不能离开马车太远,无忧只好花钱雇了两个挑脚夫将箱子扛到山上,竹篓依然自己背着,难得三花竟然也不叫唤,全程安安静静的。
挑脚夫做惯了苦力,扛着箱子并不觉得十分累,只想节约时间回山下接别的活,以期多挣点钱。
无忧虽然走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却因为挂心颜墨桑,也咬牙撑着并不停下休息。
终于快到山顶时,无忧一眼就看到了颜墨桑:“姑娘!”
“累着了吧,出了这许多汗。”颜墨桑快步下来,接过了竹篓自己背着。
宝月、碧珠见状一时愣在原地,虽说大房今非昔比,但毕竟主仆有别,大姑娘怎么还替丫鬟拿东西呢?
待她俩回过神,想要替颜墨桑背竹篓,却被颜墨桑摆摆手拒绝了。
挑脚夫不能进入女眷禅房,只能将箱子放在门口。
宝月便要去叫小沙弥来帮忙,颜墨桑赶紧阻止道:“不用那么麻烦,我们四个人抬进去就行。”
小沙弥虽是男的,但是年纪都不大,让他们搬箱子颜墨桑于心不忍。现在这里四个女孩子,一人抬个角应该也不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