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婉儿惊惧交加,只想赶紧离开,但云锦坐在椅中看书,丝毫没有离去之意。
她不敢先行离开,便有一下没一下地拨动琴弦,过了片刻,见云锦安静看书,她的心绪也逐渐平稳,琴音流畅地从指尖流出。
云锦听出来,她弹的是“空山残月”。此曲对技艺要求颇高,琴音又过于清幽哀怨,民间多不解其味,指其为靡靡之音。但此曲在高门望族间流传颇广,不曾想云婉儿竟弹得娴熟精湛。
“妹妹琴艺不凡,此曲甚是精妙。”云锦由衷夸赞。
云婉儿垂眸浅笑,慢条斯理说:“这首曲子原只留下半本残谱,后经瑞王耗费心力,亲自修补完整。夷陵城都没有曲谱,还是爹爹特意求了来,由母亲传授我的。”
云婉儿原存了炫耀之心,但云锦似乎并不介怀,出乎她的意料。她端详着云锦,晶亮眼里浮现些许好奇:“姐姐,你这些年去了何处?”
云锦低头看着书页,沉默良久方道:“说了你也不知道。”
“爱说不说,我还不想知道呢!”
云婉儿好心关怀,却碰了一鼻子灰,赌气起身,迈着碎步飞快走了。
云锦懒懒地靠到椅背上,听窗外绵绵细雨声。
暮春时节,云雾山却不见晴日,笼罩在如梦似幻的烟雨朦胧中。
也是这样的阴雨天,白虎堂史堂主带七十二名少年少女来到思惘崖边,崖下,墨绿湖水深不见底。
史堂主指向悬崖,冷淡地说,都跳下去,爬到岸边就能活。
少年少女依次跳下,前面的二十三人,十一人爬到岸边,十二人消失在水中。轮到云锦,她的足尖悬在崖边,迟迟不跳。
史堂主等得不耐,指尖微动。飞刀划破空气的那刻,云锦紧闭双眼,纵身跃下。
冰冷腥臭的湖水灌进鼻腔口里,呛得她无法呼吸。她拼命划动手脚,却离水面越来越远。突然间,她停止了挣扎。但就要沉底时,水里突然出现一只手牢牢环住她的腰,带着她游向岸边。
云锦趴在岸边,吐得翻江倒海。直到黑色胆汁吐出来,仍觉得喉咙的最深处积着水。
她受了惊又着了凉,回去就陷入了高热昏迷,足足躺了三日才醒转。年底她领了第一个任务,开始杀一个又一个的人,终于爬到右使之位。但她时时感到发冷,哪怕是最炙热的日光也无法使她感受到暖意。
云锦徐徐闭眼,异常浓密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两道深影。再抬眼时,眸里亮光尽散,充满了浓浓的寂寥。
她乔装成南楚的安国公主,嫁入瑞王府,耗尽心力给穆寒舟下了寒光散剧毒。逃走时,她跳入奔腾的泾河水里,躲过魔教的接应,历尽艰辛,舍了大半条命才回到云家。
此时的夷陵城外,到处都是寻找瑞王妃和寻找魔教右使的人,不见到尸首,他们绝不会罢手。而她不得不来初云山庄,身份暴露是迟早的事,可她已没有力气再逃。
云锦无力地合上书,闭目沉思。
她必须得走。
一旦被查出魔教右使就是云家大小姐,云家将面临灭顶之灾。虽然他们之间并无深厚的情意,可她也不愿害了他们。
趁着还有转圜余地,走吧!
突然,云锦的眸中寒光一闪。她迅速起身,把书放回书架,快步出屋,关门的动作却缓下来了。
不远处的鹅卵石甬路上走来三人,一男二女。
云锦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关好门,她低下头,压住步伐从反方向离开。
“锦妹妹!”
终究晚了一步。
听到妍月的呼喊,云锦叹口气,转身走向他们。离得两丈远时,她极恭谨地退至路边。
妍月道:“锦妹妹,见过周公子。”
云锦恭顺地低下头,敛裙施礼:“民女见过公子。”
另一女子笑道:“早听妍月说锦妹妹不仅生得美,更有一副好嗓子。今日一见果然名副其实,锦妹妹的声音如冷泉击石,使人心醉。”
云锦心想她应该就是妍书了,忙谦虚道:“妍书姐姐过奖了。”
“免礼。”
周公子甚至没有正眼看云锦一眼,听她们寒暄完,方说了两个字,便抬脚从云锦的面前走过。
云锦求之不得,头垂得更低。
极轻极淡的伽楠香,随着他们离开消失在空气中。
云锦松口气,看周公子迈上云烟榭的青石台阶,妍月在他身后半步,伸出手虚扶着他。
电光石火间,云锦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
“方才是谁在抚琴?”
云锦刚要回答,突然想起离得这么远,她应是听不见他说话的。
妍月高声问云锦:“锦妹妹,方才是你在弹琴吗?”
云锦也高声答道:“不是,是婉儿弹的。”
周公子没有说话。